(資料圖)
6月22日,“中國表現2023”展覽在劉海粟美術館開展。展覽展出了劉海粟、林風眠、關良、許江、周春芽等多位藝術名家不同體裁的作品,強調中國當代藝術中的“中國性”,在眾多的藝術樣式和風格中突出“中國表現”。
劉海粟的《粗枝大葉荷花》、張方白的《七鷹圖》、周春芽的《瓶中梅》……展廳中,雖然一幅幅作品體裁不同,有中國畫、布面油畫、丙烯繪畫等,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中國性。
這些作品的中國性有的表現在創作手法上,有的體現在創作內容中,還有的則內化于創作風格里。策展人彭鋒在展覽前言中表示:“從藝術的層面上來看,表現與寫意既相似又不同,可以視為中國藝術傳統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因此,無論從現實還是藝術的層面上來看,“中國表現”這一展覽主題都契合當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刻。
據悉,本次展覽在劉海粟美術館1—4號展廳對外展出,展覽將持續至7月9日,感興趣的市民可自行前往觀展。
劉海粟美術館
地址:延安西路1609號
圖片來源于劉海粟美術館
撰稿:甘力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