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介紹了工信部在推進電信普遍服務方面的工作。
謝存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聯合財政部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加快農村地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截至目前,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為鄉村振興發展奠定了堅實網絡基礎。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深入推進農村及偏遠地區網絡建設。聯合財政部建立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先后支持13萬個行政村通光纖,7萬個4G和5G基站建設,解決和改善了包括“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在內的農村網絡覆蓋問題。
二是開展精準降費,有效降低農村用戶上網門檻。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面向農村脫貧戶(原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給予5折及以下基礎通信服務資費優惠,已惠及農村脫貧戶超過2800萬戶,累計讓利超過88億元。
三是拓展網絡應用,全面激發農村寬帶網絡效能。互聯網+教育和互聯網+醫療有力促進了民生保障,電子商務和直播帶貨大大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從2015年的353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05萬億元。
下一步,工信部將落實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興邊富民等重大決策部署,聯合財政部繼續深入推進電信普遍服務,不斷提升完善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網絡基礎設施供給能力。
一是面向鄉村振興,持續提升農村網絡深度覆蓋水平。在行政村范圍內較大人口規模聚居區、移民安置點、交通道路沿線等重點區域持續推進網絡深度覆蓋。
二是面向興邊富民,深入推進邊境等特殊類型地區網絡建設。加大抵邊行政村及抵邊新村、邊境口岸等特定區域網絡建設力度,積極改善生產生活基礎條件,有效支撐興邊富民、守邊固邊。
三是面向高質量發展,積極促進5G、千兆光網延伸普及。堅持需求導向,逐步推進5G和千兆光網等高質量網絡向鄉村延伸覆蓋,積極拓展農村網絡應用新業態新模式。(顏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