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果問道哪本雜志是中國人的國民刊物,百草君脫口而出的會是《讀者》。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創刊以來,《讀者》雜志常銷不衰,許多人第一次在這里讀到了霍金、愛因斯坦、齊白石,第一次了解“蟲洞”,第一次愛上文學、藝術、電影、科學…… 而且《讀者》的編輯們也很擅于發掘具有潛力的文學新人,從中也走出了很多文學家。 可以說,《讀者》承載了幾代人的青春回憶和人生向往。 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百草好書就是:《讀者35周年美文珍藏書》精華21-24。
有人說,這么多年以來,《讀者》之所以一直被認可,是因為它已經不僅僅是一本雜志了,它是我們人生成長路上的重要見證者。 它是70后的文學啟蒙,是80后眺望世界的窗口,更是90后的青春陪伴。 創刊以來的42年間,《讀者》帶給太多人感動、見識和知識。 這套35周年美文珍藏書是《讀者》團隊精心選取了歷期受歡迎的560篇文章,做成了4冊合集。 每本遴選140篇文章,共180頁,內容覆蓋名家美文、社會百態、幽默漫畫、文化科技…… 還收錄了汪曾祺、林徽因、史鐵生、老舍等大師的著作,讓你享受眾多大師的文學洗禮。 其中也有短文小品,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漫畫。 幾幅漫畫、幾百字的哲學思考,都能給人一種“頓悟”之后會心一笑的快樂。 更有名人軼事、生活之友讓閱讀的啟動變得輕松、容易,也讓文化、藝術、歷史的啟蒙變得“水到渠成”。 即使在紙媒式微的今天,《讀者》月發行量依舊穩居期刊類亞洲前列。 它用實際數據證明著,好內容不會缺少讀者!
而站在優秀內容背后的是一個充滿執著與責任感的編輯團隊:每一期《讀者》雜志要刊登50多篇文章,這些都是編輯們從眾多投稿中甄選而來。 每一篇入選的文章,都要求視野開闊、有共鳴、有情懷、有品位,精挑細選。 除文章外,《讀者》雜志的插圖也是精益求精,而且力求原創。他們還專門修建了一座插圖藝術館。 從創刊早期的黑白插圖,到后面彩色的插圖,記錄了《讀者》不斷發展的歷程。 除了優秀的文字內容之外,《讀者35周年美文珍藏書》的裝幀也是一如既往地繼承了《讀者》雜志的排版設計等裝幀風格。 圖文交錯的排版,讓閱讀體驗更舒適、宜人,長輩也可以輕松閱讀。 對于沒有辦法閱讀全年52期的人來說,這套35周年珍藏書無疑為我們帶來了便捷。
隨便翻開一本,就能領略到過去幾十年的精華文章。 大人看是情懷、是懷舊;孩子看是啟迪、是學習。 如果你的家里已經沒有了《讀者》的身影,那么趕緊點擊下方圖片再把它請回來吧! 更多熱銷商品 ▼ 好物沒選夠?沒關系,長按下圖,掃描二維碼添加書童微信,看更多好物。 也可以咨詢書童關于訂單查詢、快遞信息和售后服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