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國石化與蔚來合作建設的全球首座全智能換電站——中石化朝英站正式投運。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參加投運儀式。
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表示,中國石化是國內最大的油品銷售企業,在全國擁有3萬多座加油站。面對能源行業和汽車產業轉型發展大勢,我們正加快從傳統油品銷售向“油氣氫電非”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注重發展換電站和大功率直流快充等新業務,規劃到2025年充換電站達到5000座,鞏固交通能源市場主體地位,奮力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
優勢互補 共建智能電動汽車出行新生態
是加油站也是換電站,新能源與傳統能源從對立到統一。置身落座于中國石化北京石油朝英加油站的智能換電站,一種未來的科技感撲面而來。
黑灰主色調的外觀,車主無需下車就可以完成泊車換電業務。蔚來相關負責人介紹,換電站采用蔚來自主研發的二代換電站技術,擁有1200項專利,13塊電池儲量可單日為312輛車提供換電服務,“單次換電時間為4分30秒,不過就是一首歌的時間”。
中國石化銷售公司質量科技部的周金廣表示,之所以選在朝英加油站,一是因為該站有合適的閑置空間,二是它位于寸土寸金的東南四環,附近住宅多,靠近用車群體,是換電站選點布局的有益探索。
毫無疑問,國企排頭兵的中國石化與國產汽車品牌蔚來的合作是一種優勢互補的結合。
目前新能源電車的充電模式以居民自有充電樁的分散式補電為主。隨著電動車保有量不斷攀升與車位稀缺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本著充分利用電能的原則,充電模式將逐步向快充和換電模式為主的集中式補電轉變。
然而,由于商業模式的不成熟,真正布局集中式補電的企業十分有限,快充和換電模式之間也存在爭議。中國石化以央企的擔當,能源企業轉型升級的魄力,成為智能電動汽車出行的破局者和引領者。
中國石化利用全國3萬多座加油站的網點優勢,統籌布局充電業務。浙江、江蘇等多個省份的石油公司早已利用優勢,通過改建等多種途徑布局油電供能站。截至目前,浙江石油共有油電供能站251座;江蘇石油已建成充電站105座、累計充電樁300個, 2020年全年累計充電量達97.4萬千瓦時。同時,探索換電模式。針對換電模式的兩大痛點:電池的標準化和方式的便利性,中國石化的介入將帶來重大的戰略意義。
“電動車和電池、充電的關系,有點類似飲水機和水桶、飲用水的關系,可以分開由幾家運行。電動車和充換電站之間的關系,也是一種雞生蛋、蛋生雞的關系。做電動車的企業希望先發展充換電站,做充換電站的企業希望電動車能先發展起來。中國石化承諾到2025年充換電站達到5000座,這將為我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引領推動國家電動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中國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說。
與新能源企業的合作是中國石化應對新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式。除了此次的蔚來汽車,今年1月,中國石化與協鑫集團、天合光能、隆基集團、中環股份等4家新能源企業召開新能源產業發展視頻對話會。4月13日,中國石化與隆基股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傳統能源公司與新能源公司的碰撞,必將產生1+1大于2效應。
雙輪驅動 引領氫能產業發展
專家認為,氫能是未來的終極能源。氫能電池汽車也是未來電動汽車的主要方向。在氫能領域中國石化早已經行動并取得矚目的成績。
近日,作為中國石化在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高純氫生產基地,廣州石化高純氫出廠量不斷攀升,為廣州市及珠三角地區氫能產業提供氫氣資源。目前,廣州石化正規劃實施供氫中心二期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滿足粵港澳大灣區氫能需求。
中國石化將氫能全產業鏈作為公司新能源發展的核心業務,致力于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目前,中國石化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氫能源供應商之一,氫氣年生產能力超過350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4%。
行業內普遍認為,制約氫能發展的瓶頸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技術不成熟等因素帶來的成本問題;二是法律法規尚需完善,標準體系亟待建立、應用場景不足,商業模式仍不成熟。
中國石化利用強大的研發優勢,在制氫儲氫等多個領域取得突破。
高橋石化采用大連(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研發的燃料電池車用氫氣純化技術,建成500標準立方米/小時側線裝置于近期一次開車成功,將有力推動燃料電池車用氫氣成本下降。成立于2018年9月的中國石化新能源研究所搭建了氫氣純化、電解水制氫和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平臺,成功開發電解水制氫專用鉑碳陰極催化劑和IrOx陽極催化劑,完成專利網布局,并利用自主研發的催化劑裝配了15kW級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裝置,能效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我們在快速發展藍氫的同時,還積極布局綠氫,打造綠色潔凈、轉型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中國石化黨組多次在重要活動上彰顯中國石化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的決心。
以電解水制氫為路徑的綠氫面臨著成本高、規模小等問題。中國石化在新疆、內蒙古、山東等多地布局風電光伏制氫項目,因地制宜創新采用并網不上網等技術模式,探索反應堆最佳效率控制系統,打造綠氫示范項目。
在用氫領域,中國石化未來五年千座加氫站的布局彰顯了她的決心與魄力。截至2020年底,中國石化銷售公司累計開展加氫站試點項目27個。未來5年,除了千座加氫站,中國石化銷售公司還將全面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作為油品銷售企業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7000座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的加油站將實現凈零排放。
志存高遠 打造綜合能源服務商
無論是充換電站,還是加氫站,無不彰顯中國石化轉型升級、打造“油氣氫電非”綜合能源服務商的決心。
3月,中國石化在貴州的首座油氫綜合能源站——六盤水市雙紅油氫綜合能源站近日投入運行。該站日供氫能力500公斤,將為貴州省首條氫能公交線路提供加氫服務。
打造現代化綜合能源服務商,不僅要大力推進多種能源供應格局的升級,更需要非油商品和服務的跨界轉型,構建以“人•車•生活”為核心的高價值商業生態圈,打造起差異化競爭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
如今,走進中國石化加油站,經常會有“意外之喜”。不僅可以加油、加氣、甚至加氫,還有洗車、蛋糕店、咖啡店、快餐等多種業態,甚至在店里還能購買到中國石化“易姐姐”牌螺螄粉。同時,去年11月,中國石化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簽約。中國石化與越來越多企業的合作將賦予未來智慧加油站更多想象。
在“2020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榜單上,中國石化易捷品牌價值達161.33億元,成為國內品牌價值最高的連鎖便利店。一方面,易捷積極開展跨界合作,提升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積極打造子品牌,培育品牌之樹。近年來,秉持著“1+N”品牌發展策略,易捷打造了易捷卓瑪泉天然冰川水,開發了易小果、陽光巴扎、國杞天香等干果系列產品,研發推出車用清潔劑、尾氣處理液、環保玻璃水等汽車環保產品。從2015年起,中國石化尾氣處理液銷售量穩居行業第一,成為行業第一品牌。
非油業務持續增長,也為中國石化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20年,中國石化充分發揮易捷便利店網絡、渠道、品牌等優勢,創新線上商城、直播帶貨等營銷模式,加強自有品牌商品開發和銷售,非油業務全年實現利潤37.4億元,同比增長15.6%。下一步,將繼續拓展新業務,持續做大汽服、廣告、快餐、咖啡等多元新業態,推動非油業務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