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楊洋 劉澤治?陳科
4月22日筆者獲悉,四川省廣元市近年來不斷調整茶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培育“中黃1號”黃茶、“白葉1號”白茶等新品種,在該市農科院牟文平等專家的指導下,目前已分別育成黃茶5.1萬余畝、白茶3千余畝,產值分別突破6億余元、200萬余元。
牟文平在青川縣喬莊鎮瓦礫村“白葉一號”基地記錄試驗數據。受訪者供圖
據悉,廣元主動引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導育成的新品種“中黃1號”,并在該市旺蒼縣木門鎮試種。“我們的試種工作得到了市農科院的大力支持,牟文平等專家通過開展扦插育苗、測土配方、炭疽病防治等試驗,熟化扦插育苗技術、制定有機肥施用方案、提出生態化栽培思路等,幫助茶園栽培管理標準化,加速黃茶成園。”木門鎮茶元村茶葉專業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說,該村新建黃茶園在2022年首次實現量產,打造了三年黃茶快速成園樣板。
2018年,廣元青川收到來自浙江安吉捐贈的“白葉一號”白茶茶苗1220萬株。“白茶剛在青川種植時,并不適應這里的生長環境,表現為生長緩慢、茶苗成活率低、白化期長等現象,嚴重制約了白茶產業發展。”廣元市農科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上述情況,廣元特地成立了督戰隊和技術專家組,制定《青川縣“白葉一號”茶園管護和加工技術方案》,根據方案督導青川縣三鎮七村“白葉一號”茶產業整改優化,督促整改技術問題20余個,“白葉一號”白化程度、時間進一步縮短至40至50天,茶苗有效生長時間延長。2022年,白茶初步實現量產,實現產值215.4萬元。
此外,廣元近年來茶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農藥除草不安全影響茶葉品質、傳統人工除草成本不斷提高等問題日益凸顯,創新茶園控草技術,實現高效、安全、低成本茶園控草成了新的發展方向。在牟文平的指導下,廣元積極推動鼠茅草控草試驗示范,目前累計在青川、旺蒼推廣示范100余畝,實現雜草減少60%以上,每年人工除草次數減少2至3次,成本降低50%以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