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玉靜
(相關資料圖)
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街、旅游休閑街區等魅力街區;規范設置戶外廣告、牌匾標識,并與周邊景觀風貌相協調;建立城市更新項目庫,實施動態管理……
日前,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鄭州市城市更新實施辦法(試行)》(簡稱《辦法》),未來,將從多個方面提升鄭州的“顏值”與“內涵”。
城市更新共涵蓋七大方面
《辦法》明確,城市更新,是指通過整治提升、改建完善和拆除重建等方式,開展城市空間形態與功能的持續完善和優化調整,達到城市空間重塑、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環境改善、城市文化復興、生態環境修復、經濟結構優化、安全隱患消除的目標,具體包括:
——以危舊房屋、老舊小區、城中村等為更新對象,提升居住品質的項目;
——以老舊的廠房、倉儲、市場、樓宇、產業園區等低效或者閑置用地、建(構)筑物為更新對象,盤活低效資源的項目;
——以老舊街區、歷史文化街區、標志性建(構)筑物等為更新對象,提升城市風貌的項目;
——以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城市交通體系、智慧城市建設等為更新對象,提升城市功能的項目;
——以綠色空間、濱河空間、生態廊道等為更新對象,提升生態環境品質的項目;
——以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防災抗災減災能力等為更新目標,提升城市韌性的項目;
——經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城市更新項目。
構建“軌道+公交+慢行”的綠色交通體系
目標已定,在落實方面,《辦法》給出了具體的實施要求。
實施提升居住品質的項目時,在老舊小區更新中,重點關注加裝電梯、老舊建筑安全隱患治理、完善充電樁等配套設施、適老化改造、建筑節能改造、老舊管網改造等。在城中村更新中,以完善功能、疏解人口、改善環境為重點,完善文化場館、學校、醫院、農貿市場等配套設施。
實施盤活低效資源類城市更新項目時,以老舊廠區、老舊市場等為重點,以盤活利用“閑置土地、城鎮低效用地”為主攻方向,充分激發存量資源潛能。
實施城市風貌提升類更新項目時,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街、旅游休閑街區等魅力街區,彰顯傳統街巷文化魅力。對新建建筑進行體量、高度、色彩、立面等要素導控,規范設置戶外廣告、牌匾標識,并與周邊景觀風貌相協調,對建成環境實施立面整治、亮化改造等提升局部風貌的改造工程。
實施提升城市功能的項目時,著力補齊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加強交通節點堵點治理,構建“軌道+公交+慢行”的綠色交通體系。
實施提升生態環境品質的項目時,推進老舊公園提質改造,新建一批公園綠地,合理利用城市道路兩側公共空間,增加道路附屬綠地。利用邊角地、閑置地等建設“口袋公園”“袖珍公園”等休閑場地。
建立城市更新項目庫,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
在城市更新項目管理方面,《辦法》明確鄭州要建立城市更新項目庫,實施動態管理。由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根據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實施主體申報情況和城市發展實際需要,分類建立項目種子庫,根據實際工作開展情況及時補充、調整。
市財政部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安排資金對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類城市更新項目予以支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鼓勵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企業債券等方式,籌集改造資金。支持社會資本開展類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ABS等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