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對于行業轉型方向的明確理解,是汽車的未來一定以電動化、數字化和循環永續為特征。“電動化、數字化、循環永續”即是寶馬當下電動化轉型的關鍵戰略。
【資料圖】
對于電動化、數字化,我們比較容易感知。例如從入門的寶馬iX1到旗艦的寶馬i7,向我們展示了零排放出行駕駛樂趣與搭載第8/9代操作系統的BMW iDrive等諸多魅力。那么“循環永續”是如何在寶馬中體現的?
早在1973年,寶馬就成為首家任命環保專員的汽車制造商。寶馬集團認為,可持續發展的意義遠大于單純地制造和銷售電動車。因為,從車輛研發、原材料利用、制造到回收等諸多環節中,如果無法堅定和貫徹“循環永續”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那么持續的電動化將給自然環境帶來更大負擔,例如碳排放大幅上升。
所以,減少碳排放和資源有效利用(即循環經濟)是寶馬貫徹“循環永續”的最主要方向。在寶馬,“優先使用再利用材料”是重要原則之一。
目前,寶馬對于車輛中使用回收和二次材料的平均比例達到了30%,到2030年,這一比例計劃提升至50%。為了實現這一點,寶馬在設計新車的過程中,已經考慮到了所有材料的可回收性。并且,從回收中獲得的原材料只有在滿足寶馬的高標準質量要求下,才會成為循環經濟的一部分。
回收是怎樣進行的?
客戶車輛以及在推向市場銷售前使用的測試車輛,會在完成使命后進行回收,例如位于德國慕尼黑下施萊斯海姆的寶馬集團回收及拆解中心每天都進行著相關工作。
寶馬集團回收及拆解中心負責人Alexander Schüll表示:“我們能夠識別出車輛的哪些部分可能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我們會在公司內部溝通這一點,以便改進最終的產品。”
Alexander Schüll說:“我們首先會取出準備進行回收的電池組,然后將車輛的其余部分拆解開來,大量被拆解的零部件將被考慮是否進行再利用。”
首先,出于安全考慮,寶馬會做好初期準備。例如在工作站中,制動液和空調系統的制冷劑將被提取出來;冷卻液、變速箱及發動機油將被排出;燃油將用特殊的提取設備泵出...
而在拆解過程中,車輛的零部件將被移除,以作進一步利用以及進行材料回收,這其中包括升級回收(upcycling)與降級回收(downcycling)。
需要解釋的是,根據回收物的價值不同,可分為:降級回收(downcycling),指回收后進行低價值應用,比如把礦泉水瓶回收后再次做成礦泉水瓶;升級回收(upcycling),指為回收后的材料尋找新的用途,讓材料繼續發揮更高的價值,比如把礦泉水瓶回收后做成衣物。
在這些過程結束后,汽車中所有的零部件和材料會開始各自的“新生活”,塑料、紡織品、金屬被回收利用,也許下一步會成為冰箱、罐頭,甚至是一輛嶄新的寶馬。
越來越多寶馬新車成為循環經濟一份子
剛剛在2023上海車展首秀的創新純電動寶馬iX1,其輪轂中可再生鋁比例將高達70%;新車還將首次使用低碳汽車用鋼,相較傳統鋼材其生產環節最多可減少30%碳排放。
今年晚些時候,iX1將于華晨寶馬鐵西工廠投產,其生產環節遵循BMW iFACTORY生產戰略,實現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并通過體系化的節能增效、水資源與廢棄物管理和循環利用等舉措打造了綠色生產制造的樣板。未來,當新車的動力電池退役后,還可進行梯次利用或閉環回收,對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均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以創新純電動寶馬i7為例,新車大量采用了再利用材料,例如:
前臉格柵邊框、前包圍內襯蓋板及周邊結構部件、車門板的下部結構均由100%可重復利用的材料制成;汽車電子線束由60%-100%再生塑料制造而成;車頂內襯和A柱、B柱及C柱飾板表面材料的纖維全部來自可回收塑料瓶;地板覆蓋物由合成紗線制成,其原料Econyl取材于海洋回收的漁網、磨損的地板,以及可再生塑料,與傳統石油基尼龍生產相比,碳排放減少約80%。無可持不豪華,這句話對于寶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在忽視未來及自然環境的前提下發展電動車,本身也違背了電動車打造零排放出行和環境友好的初衷。寶馬持續推進“循環永續”戰略,打造“最綠色的電動車”,也許到了某一天,這將是與豪華、操控齊平的品牌優勢...
寫在最后:
今年,寶馬集團各品牌將在中國(含港澳臺)市場繼續加大電動攻勢,將純電動產品陣列拓展到11款,為客戶在各個細分市場都帶來更豐富的選擇。如果當下你要選擇一臺電動車,那么“綠色”或者“循環永續”是否會成為你的關注點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