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記者自北京市交通委獲悉,為順應行業發展趨勢,2021年起,各區逐步退出公共自行車運營或轉為市場化運營。截至6月30日,通州區、懷柔區、大興區、昌平區公共自行車已轉為市場化運營并接受區級管理部門監管,其他行政區公共自行車全部退出運營。
除門頭溝區、懷柔區外,其他行政區均已引入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服務。
依據《北京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服務質量信用考核辦法》,市、區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第三方機構,圍繞企業車輛報備率、重點區域停放管理、用戶滿意度、行政處罰情況等十五項指標,針對中心城區企業運營情況按季度進行考評,其他區結合轄區實際參考制定考核辦法并執行。
2021年上半年,根據市級巡查和各區、各街道移交的線索,市交通委、市城管執法局(重點站區分局)、昌平區交通局依據《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針對運營數據接入不完整、未按要求投放車輛等違規行為,及時約談運營企業,并對約談后逾期未整改到位的企業依法處以罰款。
其中,第一季度美團被行政處罰3次,哈啰被行政處罰4次;第二季度哈啰、美團各被處罰1次,青桔被處罰2次。(記者 陶鳳 王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