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城市車輛日漸增多,“停車難”已然成為我國都市“成長的煩惱”,停車位供不應求的現象尤為凸顯,亂停、亂放、占道、搶道等因停車問題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不僅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不便,也對城市市容以及通行效率產生嚴重影響。
北京海淀區花園路街道總面積約6.3平方千米,轄27個社區,4.7萬戶,總人口約14萬人,私家車保有量約4.5萬輛。作為建城區,轄區內近90%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舊、停車資源極度緊缺,以花園路南段周邊小區尤為嚴重,該區域周邊有1201、牤牛橋、中央新影、69號院等社區共計5700余戶,小區內現有車位約4000個,缺口約1000個。此外,因花園路南段道路實際不符合施劃車位,以及老舊小區內缺少增設立體停車庫客觀條件。無法徹底解決的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制約該地區環境秩序和居民幸福感、獲得感的進一步提升。
針對居民反映突出的停車難題,北京海淀區通過深挖停車資源、開展錯時共享等方式,每年新增停車位5000多個。今年,海淀將有近200條道路、約2萬個車位實現電子收費管理。
據介紹,2020年,花園路街道積極貫徹執行《海淀區停車設施有償錯時共享實施方案(試行)》,在各項日常工作中主動宣傳“錯時共享停車”政策,挖掘和動員社會單位積極參與。最后,經過多次協調對接、實地踏勘,選定一二零一美廉美停車場和城建大廈地下停車場作為試點,于同年8月份所有前期準備工作,兩處車場共計擬提供錯時共享車位350個。
此外,今年4月在學院路街道中電第十五研究所啟用新建的立體停車樓。只見其出入口配置車輛自動識別道閘系統,車輛可快速進出。停車系統還設置一鍵呼叫功能,可直接接入停車公司的中控平臺,24小時都有人工服務。
據介紹,這處停車樓原來所在的位置是一片2000平方米的違法建設,在學院路街道推進背街小巷治理時將原違建拆除騰退。騰退后,考慮到居民的停車需求,街道決定建設立體停車設備。
據學院路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進介紹,“我們與中電十五所協商,他們愿意拿出地,又引入投資方。在建設立體停車樓方面,區里也拿出政策,給予他們實際支持。”
據了解,這個立體停車樓有214個車位,主要是給居民和社區單位的職工使用,目前總共辦了近190個車證。其中一部分是按照優惠價每月150元辦理,另一部分不是小區居民的則按每月400元辦卡。
新設施緩解了居民的停車難題,收費標準頗受市民點贊。(記者 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