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智能汽車概念爆發。Wind無人駕駛概念指數漲5.02%,成份股中51只上漲、3只下跌。在無人駕駛板塊帶動下,汽車零部件、整車和電池跟漲。華為汽車概念指數漲6.59%,25只成份股全部上漲。
在19日開幕的2021上海車展上,多家車企發布了具備高階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車型。此外,科技巨頭華為最新發布的自動駕駛平臺,在測試中展現了L4級別的量產自動駕駛能力,引發行業廣泛關注。此前小米也宣布造車計劃,準備針對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100億美元。
華西證券分析稱,汽車行業上半場電動化趨勢已定,下半場智能化競爭開啟。科技巨頭入局加速汽車智能化發展,推動傳統汽車供應鏈關系重塑,自主零部件供應商有望依托變革順勢崛起為全球龍頭,智能化新投資機會將逐漸顯現。尤其是華為、小米等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加入新賽道,有望打破國際零部件巨頭和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封鎖,打造中國的自動駕駛品牌和產業,并催化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成長。
中國銀河指出,傳感器是自動駕駛的關鍵,自動駕駛加速滲透,將推動汽車傳感器細分市場的高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600億元。當前主流自動駕駛傳感器主要包括毫米波雷達、車載攝像頭及超聲波雷達等。從上市公司來看,韋爾股份的CMOS傳感器當前全球市占率較高,未來有望繼續提高份額;模組與系統集成方面,歐菲光、丘鈦科技、德賽西威、華域汽車等企業積極布局;毫米波雷達方面,德賽西威、華域汽車等企業近年來加速布局,產品不斷迎來新突破。
西部證券表示,利好政策加持下,智能駕駛將加速發展,產業鏈更多上市公司有望深度受益。從業績看,當前A股智能駕駛相關的上市公司有54家,主要分布在汽車、計算機、電子、通信等行業。截至目前,已披露2020年度財報的37家公司中,32家實現盈利,25家凈利潤過億元,其中,華域汽車以54.03億元的凈利潤領先板塊內其他個股,星宇股份、千方科技、高德紅外的凈利潤排名靠前,均超過10億元。
從凈利潤增速看,上述37家公司中28家2020年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增幅超過100%的有九家,高德紅外以353.6%的凈利潤同比增幅位居第一。主營業務聚焦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網聯服務的德賽西威近日發布財報顯示,公司2020年實現營收67.99億元,同比增長27.39%;實現歸母凈利潤5.18億元,同比增長77.36%。今年一季度,德賽西威實現營收20.42億元,同比增長78.30%;實現歸母凈利潤2.28億元,同比增長312.08%。
申港證券分析指出,自動駕駛量產車降維打擊模式確立,上市公司自動駕駛配置“軍備競賽”將快速開啟。不過當前的產業格局對智能汽車研發并不友好,技術上,智能汽車的軟硬件架構和產業格局復雜,自動駕駛、汽車通信、智能座艙、汽車電子等領域將走向深度融合,系統復雜度和開發難度顯著提升。投資上,對于華為產業鏈的投資保持一定謹慎。預計在量產初期,整體產業鏈仍有較多不確定性。產業鏈上,看好智能網聯端各環節龍頭企業。(記者 高偉)
關鍵詞: 智能汽車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