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級高精度定位“上車”,是自動駕駛實現大規模落地的前提。11月9日,記者從紫光展銳秋季線上發布會上了解到,國內首顆車規級雙頻定位芯片A2395、智能座艙芯片解決方案A7862、展銳5G射頻前端完整解決方案等一系列重磅產品在滬發布。
近幾年來,智能汽車成為了科技行業中廣大消費者關注的“網紅”領域之一,人們普遍認為智能汽車已經走向普及。然而據調查,截至2019年底,全球汽車保有量接近15億,其中超過90%的車輛仍然是功能簡單、系統封閉的傳統汽車,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主動安全和智能化駕乘需求。基于此類需求,此次推出的車規級高精度定位芯片A2395與首代智能座艙芯片A7862為其提供了解決方案。
芯片A2395作為國內首顆車規級雙頻高精度定位芯片,在工藝上采用全國產CPU,支持浮點運算和MPU,最高頻率運行在400MHz,高度集成射頻、基帶、電源管理于一體。 支持L1+L5雙頻定位。L1+L5雙頻高精度厘米級定位可明顯提升導航定位精度,從單顆衛星測距誤差的角度來看,L5的測距精度可達30米。A2395從設計到生產,都符合車規級要求,A2395作為國內首個車規級雙頻定位芯片,在各種嚴苛多樣的工作環境下,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性能表現。不僅可應用于智能手機、車載、無人機等消費類產品,還可應用于智慧物流、農業植保、網約車等多種行業場景,賦能千行百業的數字化發展。
而A7862是一顆八核SoC智能座艙芯片,針對傳統汽車的網聯化和智能化升級,它在提供高效AI性能的同時,還能為駕駛員提供完整的通信體驗和交互體驗。基于強大AI算力,能快速精準的對駕駛員的行為進行監控,及時進行疲勞警告等風險預測和預警。
從性能上來看,A7862采用12nm制程工藝,內置八核Arm DynamIQ架構CPU(2顆A75+6顆A55),以及Arm Mali G52 MP2 GPU。安全方面,A7862可實現360環視功能,支持2D/3D全景顯示、倒車軌跡預測、能見度低的天氣及環境下的圖像增強功能。紫光展銳高級副總裁黃宇寧表示,相比同類產品,A7862的CPU多核處理能力提高了89%,GPU處理能力提高3.4倍。同時,A7862還集成了AI增強和視覺信號處理器(VDSP),AI算力比業內平均水平高兩倍。
紫光展銳CEO楚慶在會上談到:“數字世界有兩個非常基礎的元素,分別是連接和智能。”“連接和智能是未來科技的兩面旗幟。”此次推出的5G射頻前端解決方案可提供整個射頻前端所需的有源芯片,從客戶參考設計開始,到器件選型、匹配調試和量產跟蹤,整體交付周期比業界平均水平縮短20%,大大縮短了客戶產品開發時間。5G射頻將響應時間從4G的5us縮短到1us,即使在疾馳的高鐵上,終端信號始終保持穩定。并且具有強勁續航功能,最大功率發送時,可延長10分鐘工作時間,普通功率發送時,可延長20分鐘工作時間。
當前,5G+AI時代正加速到來,連接和智能正在深度賦能千行百業,為生產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的改變。5G+AI兩面技術旗幟攜手為個人與社會的服務提供智慧道路。(王筱驕 記者 王春)
關鍵詞: 高精度定位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