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王恒 武雪 周磊
8月1日,隨著最后一節鋼箱梁焊接完成,國內首座高鐵與普鐵四線鐵路并行橋梁——滬蘇湖鐵路跨上海斜塘航道斜拉橋順利合龍,標志著滬蘇湖高鐵全線跨度最大、施工難度最大的特殊孔跨橋梁主體結構全部完成,為全線建成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該橋梁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上海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管理、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承建、中鐵工業旗下中鐵重工參建。
受訪單位供圖
滬蘇湖高鐵起自上海虹橋站,途經江蘇省蘇州市,終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正線全長約163.8公里,跨越高等級航道和道路多,共有特殊孔跨連續梁137聯,其中100米以上的大孔跨連續梁17聯。
其中,滬蘇湖高鐵跨斜塘航道斜拉橋位于上海市松江區境內,為時速350公里的滬蘇湖高鐵和時速160公里客貨共線滬昆鐵路4條并行橋梁,橋梁總長460米,主跨長260米,是首座350公里高速鐵路和普速鐵路四線并行的橋梁。
同時,該橋首創采用雙邊箱鋼混結合梁形式,采用先進無砟軌道技術增強平順性和穩定性,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鐵重工負責該項目主塔鋼錨箱生產制作,及斜拉橋鋼主梁的生產制造和現場安裝施工。
作為滬蘇湖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該橋梁具有橋梁跨度大、結構體系復雜、施工難度高、科技創新多等特點。為此,建設單位成立課題研究組開展技術攻關,引入BIM技術等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斷優化和改進施工方案,為工程建設提供科技保障。
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先后克服鋼梁吊裝因橋梁懸臂大、梁體寬受自然溫度和風雨影響敏感等不利因素影響,不間斷地對鋼梁位移和提升拉力進行實時監測和調整,通過精準控制、精細作業將臨時連接構件的精度控制在毫米以內,保證大橋鋼梁吊裝后的成橋線形。
據悉,滬蘇湖高鐵建成運營后,將成為連通長三角重點城市的高速鐵路通道,有效疏解京滬、滬杭高鐵通道運輸壓力,對于促進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