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陳科?科技日報記者 何亮
8月1日,成都天氣由晴轉陰,降雨從早上的微微細雨到晌午已經逐步增大。原定于當天上午開賽的網球單打比賽,也因天氣原因延后并轉移至風雨棚中進行。
當賽程調整的通知傳來,從運動員到裁判員再到賽事組織方,都在有條不紊地調整工作。之所以能從容不迫,一個重要原因是氣象保障工作的精準到位,氣象預測讓賽事調整提前做好準備。
“成都大運會賽事期間,可實現空間預報分辨率從9公里提升到1公里,從每天4次預報提升到每天24次滾動預報。”科技日報記者從國家超算成都中心(以下簡稱“成都超算中心”)了解到,氣象預報性能的提高離不開超級計算這個“最強大腦”。
在成都市天府新區的成都超算中心,兩個大運會氣象項目重點保障機組陣列正晝夜不停地工作,海量數據匯聚到這里進行計算。憑借每秒鐘十億億次的超級運算能力,成都超算中心助力數值預報模式系統快速同化西南區域的所有雷達資料,并通過改進模式邊界層方案,對成都全域開展氣象預報。強大的算力,讓成都超算協助青藏高原氣象研究院,及時提供1km*1km分辨率的氣象數值預報。據介紹,依托強大的算力,成都超算中心能夠算出更多更高分辨率的氣象環境要素數據,實現更精準的天氣預報。“對于在室外進行的賽艇、射箭以及露天進行的網球等比賽項目來說,更加專業的氣象保障能力能夠更好地護航成都大運會。”成都超算中心氣象方向相關負責人說。
成都大運會的氣象保障工作由青藏高原氣象研究院、成都市氣象局和成都超算中心聯合完成。開賽之前,成都超算中心增配1套計算資源和1套存儲資源作為備份資源,并根據青藏高原氣象研究院的需求,增配6萬核算力和技術人員支持。此外,成都超算中心還在保障專線運行正常的情況下,提供通用輸入數據下載服務,確保每套氣象業務預報模式都有穩定可靠的輸入數據;建立起互聯網VPN數據傳輸通道,全力保障輸入數據上傳和計算結果回傳的時效,為實現更精準的大運會天氣預報提供有力保障。
氣象服務只是成都超算中心涉及的其中一個領域。作為中國西部第一家建成投運的國家級超算中心,自2020年投運以來,成都超算中心已經和超1000多個用戶建立了合作。已為用戶提供計算資源、軟件開發、人才培養和引進、重大科研項目、計算產業化推廣五大類服務,涵蓋基礎科學、人工智能、城市治理等30余個領域,累計完成了超4100萬個作業數。
(受訪單位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