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通訊員 王曉婷
建設佛山首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成國內首條大板級扇出型封裝示范線、自主研發AI視覺檢測系統和裝備項目獲日內瓦國際發明特別展金獎……建院十年來,佛山廣工大研究院取得了一個個硬核科技成果。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佛山廣工大研究院。受訪單位供圖
自2013年成立以來,佛山廣工大研究院立足地方產業轉型發展需求,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委區政府、南海區科技局等各級政府部門的指導與支持下,通過“搭平臺、聚人才、攻技術、建生態”的戰略模式,圍繞半導體與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等領域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已建成廣東省半導體智能裝備和系統集成創新中心等6大省級科創平臺,累計研發新品267項,申請專利439項,已成功培育245個高科技創業團隊,孵化260家高科技企業,積極為佛山制造業提速升級賦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走上科技創新的“快車道”。
搭建“芯”平臺,打造半導體中心
當前,廣東持續推進“廣東強芯”工程,半導體等產業已經成為廣東省制造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半導體產業對技術、人才、資金、產業基礎等條件要求極高,佛山廣工大研究院又是如何在10年間從無到有、凝“芯”聚力的?
背靠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的資源優勢,是研究院成功打造半導體產業生態的關鍵一環。
2017年,佛山廣工大研究院率先作為,依托廣東工業大學打造省部共建精密電子制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建設廣東省半導體智能裝備和系統集成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半導體中心”),這也是佛山市首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打通了成果輸出-中試熟化-產業化通道。
半導體中心由廣東佛智芯微電子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佛智芯”)承載運營,重點圍繞半導體封裝、檢測裝備及關鍵共性技術開展技術攻關,已建成國內首條大板級扇出型封裝示范線。
“半導體中心已經實現板級扇出型封裝的小規模量產,目前正在佛山高新區規劃布局大的量產線。” 佛智芯副總經理林挺宇介紹,成立至今,半導體中心已掌握了多項半導體扇出封裝核心工藝,聯合上下游裝備、材料、終端、設計、研發等9大領域40余家企業成立芯片板級扇出封裝聯合體,服務企業60余家,實現成果轉化30余項,帶動產值超10億元。
串聯產業鏈,助力入駐企業“破殼”成長
10年間,佛山廣工大研究院的半導體產業鏈,在建成半導體中心后全面鋪開,發展壯大。目前,研究院已匯聚半導體高端人才超60名,引進及孵化佛智芯、阿達智能、安耐科、海森特等超30家半導體企業,所涉及的核心工藝及產品服務了近300家企業,成果轉化200多項,形成了半導體材料、設計、封測、裝備、傳感器等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提高佛山在半導體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裝備領域,廣東阿達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現已申請專利超100項,其實現量產的高密度焊線機在技術設計、工藝制造上填補了國產中高端焊線機的市場空白,有效取代進口設備。目前焊線機產品已經批量進入到長電科技、華為等200多家國內封測廠商。
海森特生產車間。受訪單位供圖
在半導體材料領域,佛山市海森特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專注于系統級傳感器及解決方案的研發設計。公司廠長譚志軍介紹,公司開發的絕對濕度傳感器主要應用在微波爐、烤箱、空氣炸鍋等智能烹飪設備,目前正與美的合作,可實現完全國產化,已完成測試及小批量驗證,不久后將正式推出產品應用。
AI賦能產業升級,助力佛山制造業升級
“未戴工作帽”“未穿反光衣”……走進百威啤酒佛山工廠的生產車間,AI“安檢員”正進行安全行為識別并準確播報。該技術由佛山廣工大研究院技術研發部研發,能夠自動識別人體、叉車及人體著裝PPE等多個目標,有效實現人車分離以及員工著裝規范檢測,多目標對象識別準確率達99%以上。這也是研究院探索院所賦能、共建企業技術研究院、打造“平臺+企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人工智能也是佛山廣工大研究院建院十年間重點攻堅的一項技術。當前,研究院組建了一支集算法、軟件、控制傳感系統設計于一體的技術研發團隊。
其中,由研究院與佛山市坦斯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的項目,攻破了超高分辨率圖像特征精準定位與高速智能識別技術。同時,研究院通過該項目搭建了一套完整的零門檻人工智能訓練云平臺——AI云平臺,打通了數據收集、存儲、分析和可視化的鏈路,提供面向多用戶、多渠道的深度學習全周期開發平臺。
與百威啤酒佛山工廠合作的項目,正是AI云平臺關于智慧工業安防場景應用之一。研究院技術研發部部長李澤輝介紹,目前AI云平臺已接入終端設備超8000個,支持當前前沿算法模型80多個,與天波科技等企業合作研發。“下一階段,我們還將圍繞物流成品酒碼垛識別、產線設備不安全隱患識別、生產線產品缺陷檢測等方面開展技術研發合作,助力百威數字化轉型,打造世界級智能工廠。”李澤輝說道。
“今年發布的‘南海科創二十條’給了我們更大的發展信心,研究院將以此為契機,努力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多渠道助力佛山制造業當家。”展望未來,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圍繞佛山戰新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深入落實南海區“科學家+企業家”計劃,與一批南海骨干企業探索建立“專業精細研發站”,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聯合體,集聚創新資源突破重點產業發展瓶頸,助力佛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