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張凱
面向新能源領域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日前,由eScience編輯部和天津市南開區海河碳中和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23年eScience高峰論壇(新能源青年專場)在天津舉行。
本次會議以“新能源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800多位教學科研、工程技術人員與學生參加,圍繞儲能電池、動力電池、電催化與合成、光電能源利用以及新能源AI與先進表征議題設立了5個分會進行研討,共178個分會邀請報告,115個墻報,還設立了突出貢獻青年獎18名和最受歡迎封面獎3名。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eScience創刊主編陳軍指出,當前,我國在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規模儲能等新領域的新賽道上,聚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天津正在大力推進天開高教科創園建設等“十項行動”。他說,本次eScience高峰論壇是新能源青年專場,設立2個大會報告和5個分論壇,邀請的都是在新能源領域最有激情、最有干勁、最富創新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干,他同時勉勵青年學者勇做中國式現代化的奮進者、開拓者、實踐者,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的戰略支撐作用,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擔當有為。他介紹了eScience期刊的辦刊宗旨,指出新能源是充滿希望和光芒的事業,鼓勵大家攜手在新時代新能源的科研道路上創新前行,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天津市西青區委書記朱財斌介紹了西青區天開園的建設情況,他表示,西青區是一個處處充滿高質量發展活力的地區,特別是正在建設的天開西青園,為人才匯聚、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提供關鍵的支撐和絕佳的平臺。他期待各位專家學者、青年才俊來到西青區創業發展,打造新能源創新高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開幕式后,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學(籌)/中科院金屬所成會明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張錦分別作了題為“雙離子電池技術進展”和“烯碳纖維的控制制備與應用探索”的大會邀請報告,就碳中和路線圖與電儲能技術、高強纖維材料的制備與功能應用進行了精彩闡述。
據介紹,2021年,eScience期刊在南開創刊,聚焦前沿科學領域,推動解決世界性重大科學難題,致力于發表能源、電化學、電子學和環境學相關領域及其交叉學科具有原創性、重要性和普適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期刊匯聚世界各國48名院士組成國際化編委會,協力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入選2020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項目,并被DOAJ、Scopus兩大重要數據庫收錄。目前,eScience已有十期論文上線,受到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