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曲靖融媒訊近來,宣威市紀委市監委結合清廉村居建設,聚焦“小微權力”規范運行,盯住權力關鍵點、聚焦村級事務點、瞄準群眾需求點,在東山鎮芙蓉村試點村級財務公開“唱賬”制度,將每一筆賬的用途清晰公示,這一“唱賬”舉措唱出民心,廣受好評。
公開是最有效的監督方式,按照“三務”公開程序,財務公開實行結果公開制,在資金撥付后才進行公開。群眾通過公開欄,只能看到一個數字,并不知曉資金使用明細。并且“三務”公開欄通常設置在村委會及村民小組所在地,距離較遠的村民很難知曉公開信息,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微權力”監督效能,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解決這個問題,宣威市紀委市監委結合清廉村居建設,在東山鎮芙蓉村試點村級財務公開“唱賬”制度,在村集體資金報賬前,由村委會組織召開財務公開“唱賬”會,村組干部、村民代表、黨員代表和新鄉賢等參會,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監督。會上,報賬員對每筆村級財務支出情況進行通報,詳細說明資金的用途、時間、金額以及經辦人員等情況,參會人員對財務支出情況有異議的可現場質詢,經辦人員進行現場解答,無異議表決通過后,方可進入報賬程序。
“財務唱賬制度其實是‘三務’公開形式的一種延伸,既公開結果也公開過程,讓群眾對村級財務全程可追溯,提高了監督的針對性。”宣威市紀委市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孫良昌說。
宣威市東山鎮瑞錦社區居民王金連告訴筆者:“以前只是公開個數字,我們也不知道錢是怎么花的,現在每筆錢是怎么用的都清清楚楚地告訴了我們,大家心里就不會亂猜了”。
為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宣威市在試點基礎上將村級財務公開“唱賬”制度進行全面推廣,各地結合實際創新實踐,實現監督“面對面”“零距離”。截至目前,全市共召開“唱賬會”130場次,解答群眾疑問90余個。自“唱賬”制度實行以來,宣威市反映村組干部的信訪舉報量同比下降8.2%。
符金娥 王紅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