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政策如何調整優化?住建部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政策內容。
據新華社消息,住建部近日召集企業召開座談會,8家來自建筑施工、建設科技、房地產等領域的國有、民營企業負責人參會。
(資料圖)
座談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要繼續鞏固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態勢,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措施;繼續做好保交樓工作,加快項目建設交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本次發聲是近期來首次中央對于政策調整的公開具體表態,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政策內容和優化方向,是對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提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的補充和細化。”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認為,住建部此次發聲對接下來地方城市政策調整具有關鍵性的指導意義。
陳霄表示,整體來看,核心一二線城市政策調整的空間仍然較大,預計在本次發聲的引導下,后續重點城市跟進調整的預期提升,并且調整首付比例及調整“認房又認貸”方面成為重要的方向。
“認房不用認貸”
住建部此次發聲主要涉及首付、稅費、房貸“三板斧”。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是“認房不用認貸”政策。
來自貝殼研究院的信息顯示,“認房不認貸”是指,商業銀行在確定貸款比例時,只按照家庭名下是否有房來認定,不管購房家庭是否有住房貸款記錄。目前一些重點城市實行“認房又認貸”,即“賣一買一”情況下只要全國內范圍內有過購房貸款記錄,再次貸款購買住宅都被認定為二套,“認房不認貸”可以讓這部分購房群體按照首套房標準貸款。
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去年至今,已有包括鄭州、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天津、佛山、珠海、東莞等在內的超20城調整“認房又認貸”政策,但一線城市和部分重點二線城市仍然嚴格執行“認房又認貸”政策。
△來源:貝殼研究院
根據貝殼研究院,北京一套650萬元的改善性住房,在“認房不認貸”的情形下,首付比例40%,而在“認房又認貸”的情形下,首付比例翻倍為80%,首付多出260萬元,可見換房艱難。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當前上海仍執行“認房又認貸”政策,導致部分購房者在換房過程中,首付比例高達70%、房貸利率高達5.25%;但若調整為“認房不認貸”,則首付比例可以調整為35%、房貸利率可以降至4.55%。
深圳同樣嚴格執行“認房又認貸”政策,購買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70%,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高達80%;“賣一買一”的換房群體,即便貸款已結清,首付比例仍為50%或60%。
“‘認房不認貸’政策肯定有利好,能夠釋放一部分購買力,比如深圳的置換群體首付從五成降到三成,二套房首付從七成降到五成。”深圳一民營房企營銷口人士于泊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認房不認貸”政策短期內最有效,而且實操性比較強。
陳霄持同樣觀點,“若是取消‘認房又認貸’,那么購買二套房就可以按照首套房標準執行,對于改善性群體來說可謂是一個重磅利好,大大降低購房成本,減輕還款壓力,拉動入市積極性,促進改善性需求釋放?!?/p>
優化“認房又認貸”對于促進改善性需求釋放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2022年3月1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網站發布《關于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通知》,宣布取消“認房又認貸”政策,成為首個取消“認房又認貸”的大城市。
根據貝殼研究院監測,2022年3月當月,鄭州二手房成交環比增長106%,其中改善性住房成交增長的貢獻最大,120平方米以上、總價150萬元以上的改善房源成交增速分別為115%、147%,超過其他戶型房源。
如何落地仍有不確定性
近期,房地產市場由于尚未走出低迷區間而備受關注。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認為,目前房地產出現新形勢,譬如資產價格下跌加速,70個大中城市中3月13個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6月高達63個;市場需求下行,二季度商品房銷售下行明顯,在去年下跌28%的基礎上,今年又降了22%。
國家統計局7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951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8%;商品房銷售額63092億元,增長1.1%,增幅較1~5月大幅收窄7.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3.7%。截至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41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0%,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18.0%。
△來源:國家統計局
7月的成交量依然處于低位。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7月1~20日全國50個重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816萬平方米,環比6月1~20日下降33%,同比2022年7月1~20日下降37%。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7月1~23日,包括北京、深圳、成都、蘇州、佛山、青島等在內的重點15城累計成交新房53740套,較6月同期下降23.55%;包括北京、深圳、杭州、南京、廈門等在內的重點10城累計成交二手住宅41579套,較6月同期下降11.88%,處于歷史中低位水平。
“成交節節回落,表明伴隨著剛需剛改退潮,改善需求接棒,短期內對成交的支撐作用依舊有限。”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
△深圳一在建樓盤,時代周報記者攝
李宇嘉認為,此次政策調整,是2014年去庫存以來又一次政策大力度紓困,主要目的就是穩定和托底地產,釋放內需和消費潛力,實現穩增長、穩就業的目的。“考慮到熱點城市剛需集中,換房需求開始主導,此次政策降低成本和門檻,會有效果。但具體的效果,還要看后續各地推進落實的情況,要看金融財稅部門后續的政策實施?!?/p>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