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央廣網景德鎮6月10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程萬海 伍海燕)6月9日,記者從江西省景德鎮御窯博物院獲悉,隨著清同治景德鎮窯青花梵文折腹碗片、粉彩四季花卉紋盤片、青花彩結囍字紋罐蓋片3套12件古陶瓷基因標本的入庫,標志著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首次迎來了“外來戶”。至此,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已收錄古陶瓷基因標本1372套(2412件),采集數據近30萬條。
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發掘的清同治景德鎮窯粉彩四季花卉紋碟片(央廣網發 程萬海 攝)
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發掘的清同治景德鎮窯青花彩結囍字紋罐蓋片(央廣網發 程萬海 攝)
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發掘的清同治景德鎮窯青花梵文折腹碗片(央廣網發 程萬海 攝)
“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首批入庫的古陶瓷基因標本,全部都是采自景德鎮御窯廠發掘出土的明代官窯瓷片,年代跨度從明洪武到萬歷時期。”景德鎮御窯博物院院長翁彥俊說,這3片清朝同治年間的景德鎮民窯瓷器標本均來自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發掘,這意味著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用于數據收集的材料,不再僅僅局限于景德鎮當地瓷業遺址發掘出土的窯業標本,還包括其他地區出土、出水和國內外文博機構館藏的景德鎮古陶瓷文物,不斷壯大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家族成員”。
3片清朝同治年間的景德鎮民窯瓷器標本(央廣網發 程萬海 攝)
2022年6月11日,全球首個古陶瓷基因庫——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在景德鎮御窯博物院揭牌。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建設制定了“五年規劃”,分兩步走,第一步計劃在1到2年時間內,完成首批2400套(9600件)御窯古陶瓷標本的采集和制樣;第二步則是在4到5年時間內,完成其中大部分標本的理化數字信息采集和匯總,并建設基因庫信息共享平臺。
全球首個古陶瓷基因庫——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央廣網發 程萬海 攝)
翁彥俊告訴記者,6月10日,由景德鎮御窯博物院與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共同研發的古陶瓷基因標本機器人柔性制樣系統建成投入使用,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一期數據庫也正式上線,這樣不僅能讓科研人員得以更加精準、高效地處理古陶瓷基因標本的制備工作,還可以大幅提升景德鎮古陶瓷基因庫建設效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