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到26日期間,正極材料龍頭湖南裕能先后迎來六輪機構調研;
碳酸鋰4月末止跌后,磷酸鐵鋰、三元材料和六氟磷酸鋰等產品今年5月均出現十分可觀的反彈;
新能源汽車5月整體銷售數據尚未出爐,但是就前兩周表現來看,較為今年4月保持環比增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種種跡象表明,鋰電行業似乎已經開始逐步復蘇。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反饋稱,鋰鹽價格的止跌使得市場交投恢復,下游企業重新開始補充原料庫存,同時終端需求環比也有較為明顯的改善,部分環節產品庫存水平已經回歸正常水平。
“根據我們調研,近期磷酸鐵鋰行業開工率已經回升到45%左右,好一點的企業可以達到50%到60%,較今年二、三月份時的20%到30%有明顯改善。”富寶鋰電材料項目總監蔣妍介紹稱。
上海有色5月31日數據也顯示,今年5月電池行業PMI指數終值為50.07%,重歸榮枯線上方。該機構還預計,今年6月頭部電池企業排產情況有望繼續環比增長。
考慮到下半年汽車消費旺季來臨等因素,鋰電業終端需求表現至少不會比一季度更差,那么年內行業低點也可以隨之確定,接下來無非是觀察復蘇進度的快慢。
產、銷逐步正?;?/p>
行業健康運行的基礎,需要產品的順暢流通。
然而,在一季度消費淡季、補貼消失及需求前置釋放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鋰電需求側出現斷崖式下滑,動力電池產業鏈內部產品積壓。
產業鏈內部庫存增加的同時,主要原料碳酸鋰一度出現每天1萬元/噸的降幅,如果接貨就是“今天買、明天虧”,下游直呼無法接貨。
比如湖南裕能、德方納米兩大正極龍頭,此前均曾表示去庫存策略,前者3月底時便將碳酸鋰庫存降至一周左右,后者則是“盡量減少庫存,保留安全庫存?!?/p>
而伴隨著4月底鋰鹽止跌反彈后,市場交投開始逐步恢復,成交量有所放大。
本報5月中旬援引業內人士觀點時指出,“比如之前很多客戶都是幾噸幾噸的采購,現在能見到客戶幾車或者上百噸開始采購……”
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鋰對產業鏈的影響不容小覷,一方面該產品在電池成本中占比較大,另一方面由于位于產業鏈最上游,可以直接影響磷酸鐵鋰、三元材料和六氟磷酸鋰等中游材料價格波動。
比如六氟磷酸鋰,4月底價格為8.75萬元/噸,5月底已經升至15.25萬元/噸。523動力型三元材料價格,則由4月底的180元/千克升至5月底的235元/千克。
若非市場需求無任何好轉,顯然也不足以支撐上述價格的反彈。
同時,就5月份情況來看,鋰鹽環節庫存也開始向下游企業轉移,產業鏈內部流通開始趨于正?;?。
上海有色提供的數據顯示,至5月26日,鋰鹽企業碳酸鋰庫存總量約為5萬多噸,較4月同期環比下降20%;正極材料廠鋰鹽庫存約1.2萬噸,較4月同期環比增加約30%,庫存主要集中在三元電池及鐵鋰材料端。
“5月電池產量已有所回升,6月排產預計仍將環比增加,下游正極和電池廠開始對碳酸鋰有補庫行為。”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高級研究員方李喆介紹稱。
湖南裕能5月19日接受機構調研時則表示,“目前公司訂單充裕,正滿負荷運營生產?!?/p>
實際上,早在鋰價觸底前,富臨精工便已經作出預判,“無論行業還是公司,最差的時刻已經過去……行業去庫存將接近尾聲,整體終端需求和裝機將明顯提升,排產節奏也隨之加快,鋰價也將會企穩回升?!?/p>
如今來看,上述預判已經得到初步驗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從富臨精工人士處了解到,公司5月排產數據較4月進一步改善,“跟鋰鹽止跌也有一定關系,主要還是整體市場環境好轉?!?/p>
百川盈孚也指出,近期新能源汽車市場行情回暖,下游電芯廠訂單尚可,疊加電芯廠庫存壓力不大,部分電芯廠提負荷生產,個別頭部企業產線拉滿。下游對鐵鋰的采購積極性較高,提振行業心態。
尚待車市發力
復蘇,是相對于一季度低點而言,更為強勁的反彈則需要動力電池需求的提升來配合。
對于近期市場出現的新變化,蔣妍便反饋稱“相比于三元電池,磷酸鐵鋰企業開工率表現更好,主要是有儲能市場的需求支撐力度較強,動力電池市場需求至今還未出現明顯好轉,下半年需要關注車企價格戰、新能源汽車下鄉?!?/p>
“下游需求仍不是非常旺盛,電池廠庫仍較多,整體上游碳酸鋰庫存在4-5萬噸水平。并且碳酸鋰處于30萬元附近,下游還沒有出現大規模補庫的行為。”方李喆表示。
不過,業內較為看好下半年需求表現,現階段大致處于“強預期、弱現實”的狀態當中。
比如中信證券便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上半年車企價格戰、補貼退坡影響逐步趨弱,國內新能源汽車車市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企穩。
后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和跟蹤。
比如上述碳酸鋰企業的庫存數據,5月份雖然降幅較為明顯,但是整體庫存水平仍然處于歷史高位,后續若庫存量出現快速下降,則意味著終端市場需求恢復的提速。
“鋰電需求復蘇的先行指標,還可以觀察周度上險量(終端需求)、電池廠的排產情況、電解液的產量等?!狈嚼顔唇榻B稱,鋰鹽和電解液的下游庫存較低,如果需求有所恢復,這兩個環節的價格是最容易企穩回升的地方,可以作為先行指標,但對于復蘇的持續性還需要關注周度上險量數據。
截至目前,5月新能源汽車整體銷售數據尚未出爐,但是就乘聯會5月下旬曾預計,新能源車零售銷量預計58萬輛,環比將實現10.5%的增長。
“隨著價格戰熱度逐漸消退,經銷商心態逐步穩定,消費者恢復理性消費,觀望情緒得以緩解,前期壓抑的需求有所釋放……”乘聯會指出。
此外,部分率先發布銷量數據的車企,5月份也實現了環比增長。其中,廣汽埃安銷量為4.5萬輛,環比增長10%;零跑汽車5月銷量1.2萬臺,環比增長達38%。
吉利汽車6月1日晚間披露的數據也顯示,極氪汽車5月交付量為8678輛,今年4月其交付量則為8101輛。
綜合以上原料價格、庫存和開工率情況,疊加消費旺季預期,下半年需求表現很難會比一季度更弱,年內低點或許已經探明。
接下來,一旦車市銷售數據出現更為明顯的好轉,則會進一步加速整個鋰電業的復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