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為深入推進市委市政府“進萬企 解難題 優環境 促發展”工作部署,堅定把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科技創新“一號工程”,2024成都智算中心生態交流活動暨算力供需專場對接會在成都智算中心圓滿召開。此次對接會由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成都市科技局主辦,雨前顧問、成都智算中心、成都市科學技術推廣中心承辦,成都高新區科技創新局、成都高新區數字經濟局、四川省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成都硬科技企業聯盟、成都高新區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籌)等單位協辦,旨在打造人工智能創新驅動新引擎,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助力“東數西算”戰略實施、助推區域數字經濟高速發展,以算力賦能產業發展,服務企業科技成果轉化。
對接會以“智見未來·算啟新篇”為主題,吸引了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百余位企業代表參與。對接會上,成都智算中心相關負責人對到場嘉賓表示歡迎,并提到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層支撐,為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
產業洞察,探索區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方向
大模型是當前人工智能領域最有效的通用范式,并將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顒蝇F場,雨前顧問產業分析師易樹立以“‘百模大戰’風起云涌,成都如何發力”為題發表演講。他提到,成都人工智能產業基礎扎實、資源豐富,已建大型數據中心(標準機架3000架以上)9個,產業規模達780億元,已有7家大模型通過備案。但同時也存在高質量數據集不足、價格戰擠壓企業生存空間、產業生態不完善、外部競爭壓力大四大挑戰。建議成都以高質量數據集市場化供給流通、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應用為重點,推動產業要素多元聚集、產業發展成群成勢、產業生態跨界融合,打造“數據+算力+算法”于一體人工智能大模型全要素產業生態體系。
政策宣講,助力企業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成都市積極開展“企業創新積分制”,激發科技企業創新活力,破解優質科技型中小企業發現難、支持難、融資難問題,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進一步助力企業發展,推動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本次對接會特邀成都生產力促進中心相關領導為到場企業家詳細介紹了《成都市企業創新積分制政策》,并對成都市企業創新積分系統進行展示,讓企業能更清晰的了解如何通過創新積分申請“積分貸”。成都市企業創新積分采用“一套核心積分指標+一個積分信息管理平臺”,為企業提供政策精準推送和服務支持的同時,提升政策服務效能、發現培育科技領軍企業并引導金融資源賦能企業發展。
主題分享,共謀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未來
企業作為市場的行為主體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對象,是創新的知識生產和成果轉化的中心,對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作用。對接會上,算力供需企業代表就產業創新發展方向進行交流分享。
作為算力供給方,成都智算中心智慧城市運營總監廖顯圍繞“成都智算中心,攜手共創創新熱土”主題,為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心的算力建設情況。他提到,成都智算中心采用基于華為昇騰AI基礎軟硬件的AI集群,算力達到300P FLOPS FP16,另外還有30P的燧原算力,加強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金融等場景的應用示范,端到端打通“產”“學”“研”“用”全產業鏈,支撐國家戰略任務落地、促進經濟與產業發展融合。
明途科技副總經理周波以“智能體模型推進產業升級”為題,提出智能體模型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必然趨勢。他表示,明途智能體數字人以行業縱深垂直模型為研究對象,以業務智能應用場景為目標導向,已在企業管理、政務服務、教育管理、健康管理等方面得到充分應用。
中魚互動CEO任興則從AI工具鏈角度出發,闡述了D2M模式的背景、發展現狀、應用場景。他認為,D2M模式是未來商業,能夠滿足個性化需求。
容天匯海CTO李科為現場企業家帶來了聯合華為昇騰、成都智算中心、四川大學共同推出的“智習華章大模型”,展示了其在法律、金融財務、政企、醫療、學術教育等行業的應用。
會后,企業家們參觀了成都智算中心展廳,在現場進一步探討了合作的可能性,分享了彼此的觀點和想法。此次對接會不僅為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尋求合作的企業家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平臺。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此次活動將會帶來更多合作成果的落地,為成都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