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祁昕有記憶的時候開始,姥爺那輩人就在養螃蟹,養了二十多年,她也在蟹塘旁成長、懂事,考上了大學,離開了家鄉興化市安豐鎮。
2021年的夏天,祁昕暑假回家,突然聽到姥爺要轉讓蟹塘,家里十數位跟著姥爺養蟹的親戚一下子亂了分寸。作為家里的唯一一個大學生,祁昕第一次覺得肩上有了擔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祁昕在參觀中華大閘蟹博物館的時候了解到了軟殼蟹的價值。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地方人才政策的感召下,二十多年與蟹為鄰的祁昕立志返鄉創業傳承創新,開創中華絨螯蟹軟殼培育項目,助力鄉村振興,點亮青春之光。
軟殼蟹在自然界非常難得,因為螃蟹新的外殼會在蛻殼的數小時后接觸到水而逐漸變硬。現有的軟殼蟹重要靠自然捕捉、池塘養殖,偶有工業化養殖也依靠人工巡檢,產量低、質量差、成本高。歸結原因,在于河蟹蛻殼環境要求高、產量不穩定、軟殼窗口期極短、蛻殼時間隨機性強、難以捕捉,蛻殼期間自相殘殺存活率低。
為解決以上行業痛點,祁昕帶領團隊在中國水產研究院專家的技術指導下,首創“螃蟹蛻殼公寓”,通過機器視覺+環境輔助和監測系統,研發蛻殼精準捕捉算法,實現軟殼蟹工廠化、智慧化養殖。
祁昕是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開源創新創業學院金達信創新班2020級學生,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榮獲了“江蘇省優秀學生干部”“無錫市最美職校生”“無錫市優秀畢業生”等榮譽;榮獲省互聯網+大賽二等獎及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技能大賽等榮譽50余項。她勵志成為一名科技新農人,畢業季返鄉創業,接過爺爺手中的接力棒,積極投身現代農業,發展螃蟹科技養殖業,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祁昕是投身鄉村振興的逐夢者,深入學習現代螃蟹養殖技術,同時通過科技賦能河蟹養殖業,做新時代科技型蟹農。其創業之舉得到中國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南京祿輝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興化市安豐鎮黨委、興化市三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家科研院所、企業及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跑教授對祁昕同學的創業項目給予高度評價,指出其項目是在新工科與新農科融合創新理念的指導下,對新時代“互聯網+”智慧農業的有益探索與實踐,在河蟹養殖領域的垂直細分市場中,具有很高首創性和推廣價值。
作為學校紅創宣講團首任團長,祁昕申報了興化市紅色主播,成為中國大閘蟹博物館大學生推廣大使,用自身經歷講述著新青年返鄉創業故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