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北京市房山區特教學校與北京華遠信誠法律咨詢服務中心在學校會議廳舉行“普法教育法治共建”活動簽約儀式,同時舉辦“法治進校園”首場普法講座。
圖:普法教育法治共建活動簽約儀式
北京華遠信誠法律咨詢服務中心主任郭宏博、天通圣達北京法醫檢測中心主任楊兆天,房山區特教學校校長于永旺,學校各部門領導和骨干教師,以及普法專家、法律工作者和媒體記者近20人出席儀式。
圖:北京市房山區特教學校領導致辭
與會代表觀看了《房山特教》專題片,為奮斗在特教一線的教職工的敬業、愛心和奉獻精神所感動。在校領導致辭中,表達了全體特教學生和家長的愿望:他們希望孩子們在特教學校努力學習、健康成長的同時,這個特殊的青少年群體的合法權益能夠在法律專家的幫助下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相對于社會而言,特教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如何保護特教學校師生的合法權益是普法宣傳的一個重要內容,希望法律專家呼吁對這個特殊群體進行立法保護或者在現行的《教育法》中增加特教的特殊法條,使得我國特教行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治校。希望通過華遠信誠法律咨詢服務中心引進普法教育資源,促進房山區特教校園法律文化建設,在全校師生中形成學法、知法、守法、信法、依法做事的良好風氣。
圖:北京華遠信誠法律咨詢服務中心主任郭宏博致辭
北京華遠信誠法律咨詢服務中心主任郭宏博在致辭中指出,此項活動是為了貫徹落實中央“法治中國建設”指示精神,根據國家“八五”普法規劃部署,全面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整合社會各界普法教育專家資源,以“法治進校園”普法活動為平臺開展校企合作,雙方將在普法教育、法治文化建設、學校師生義務法務咨詢等領域開展長期合作。
圖:中國行為法學會培訓中心普法專家李笑天講座
“法治進校園”首場普法講座,由西北大學、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中國行為法學會培訓中心普法專家李笑天主講。李教授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案例解析了《民法典工作生活常用條款》,從立法創新角度,特別強調了人格權尤其是公民個人隱私保護的力度和侵權責任;公民之間的兩大法律關系——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的區分;還有自然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三大基本權利的法律保障;以及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見的合同陷阱與民事糾紛,性騷擾取消性別限制的法理依據,“法定監護人”與“意定監護人”的區別,未成年人不同的年齡段在民事權利、刑事責任方面的異同等等內容。同時,李笑天提醒大家“做好人好事也要規避侵權賠償風險”。
房山區特教學校的師生表示,這樣的普法講座沒有枯燥的法條解讀,像拉家常和親友聊天一樣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學以致用,效果很好。希望這樣的普法講座系列化、法治進校園活動常態化,這樣才能把校園法律文化建設落到實處,師生們學習的法律條文才能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得到應用。
圖:北京市房山區特教學校會議廳活動現場
據悉,北京華遠信誠法律咨詢服務中心,是在北京注冊成立的法律咨詢服務機構。該中心依托北京法律高端人才云集的優勢,參與我國基層法治社會建設,致力于打造一支高層次、專業化、跨行業法律服務團隊,充分運用資深律師、法律專家、投資專家的專業知識、經驗及社會資源為當事人推薦訴訟代理服務機構、為當事人經濟糾紛交易提供非訴和解服務、指導當事人訴訟取證等應對策略,幫助客戶制定定紛止爭的最佳方案。在為客戶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的同時,中心還將為客戶跨區合作、政商資源對接、招商引資、股權分配、資本運作、資產清算、破產重組、兼并收購、化解勞資糾紛、知識產權保護、資產評估協助等項目提供行業智庫專家論證、項目考察等咨詢服務,努力實現與客戶共成長、共發展。
郭宏博表示,該中心努力打造“一站式”法律咨詢服務平臺,與全國各地多家知名律師事務所達成合作,聘請多名法學專家和律師參與中心法律與投資項目咨詢服務;與權威檢驗、檢測、評估機構建立業務聯系,如北京天通圣達北京法醫檢測鑒定中心合作,切實解決受害人取證難、鑒定難的瓶頸問題;參與疑難案件研討,對邊緣性法益受侵害面臨立案難、舊案重啟程序等法律咨詢冷門領域進行深度介入。
同時,該中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堅持為社會困難群體提供無償法律援助,依法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為企業舒困解難提供無償法律咨詢服務;積極參與我國普法教育事業,普法進基層,組織法學家和律師走進城市社區、村鎮、學校、企事業單位等開展義務普法教育和法律咨詢服務,切實依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高文玉 李永峰 李丹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