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人社部公示18個新職業,其中包括“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數據庫運行管理員”、“信息系統適配驗證師”等多個數字特征明顯的新職業。
做優做強做大數字經濟,必須牢牢把握人才這一關鍵。而突破數字經濟發展中所遭受的“卡脖子”技術困境,實質上是要突破人才困境。
“卡脖子”核心技術人才是戰略人才力量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引領科技自主創新和產業自主可控的關鍵要素,也是當前人才隊伍建設面臨的最急迫的現實短板。
目前企業用人主體在人才引進、使用中的主觀能動作用發揮不充分,人才隊伍中頂尖人才不足。人才組織化的程度也不夠充分,數字經濟時代的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對科技創新的組織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關鍵核心技術攻堅也越來越取決于人才的組織化程度,需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使用機制。
突破數字人才困境,以下幾點內容或許值得參考。
探索實施“揭榜掛帥”數字人才集聚行動。面向數字經濟發展重點產業鏈,廣泛征集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等領域的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需求清單,定期發布數字經濟領域“揭榜掛帥”榜單,吸引國內外專家人才進行技術攻關、成果轉化,解決制約產業鏈發展的“卡脖子”技術難題。
常態化舉辦多種數字經濟活動。通過持續開展數字經濟創新創業大賽等,拓展人才論壇、技能大賽、引才項目推介、人才成果展示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聚集高層次科技人才。
創建設立“高級人才尋訪券”機制。建立市場化高級人才尋訪激勵機制,向“專精特新”等急需高端技術人才的企業發放“高級人才尋訪券”,用于購買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人才尋訪服務,緩解數字經濟基座技術研發領域存在的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基礎研究人才供給不足問題。
定期舉辦“數字人才研修班”。通過數字素養研修班,培育造就高水平、創新型、復合型的數字化人才。聚焦“專精特新”企業,組織政、校、企、研開展專題研修,使其充分產生“化學反應”。留心講好數字人才故事,增強人才的歸屬感、榮譽感,激發數字經濟建設熱情。
柏睿數據作為提供智能數據算力的基礎軟件公司,尤其重視扛起數字經濟發展大旗的硬核人才,看看我們的研發團隊就一目了然:研發人員占比50%以上,匯聚了原貝爾實驗室、惠普實驗室、Oracle、SUN、國家信息中心、人民大學統計學院、礦業大學應急管理學院、復旦大學人工智能院等機構數十位世界頂尖專家。
在大規模分布式并行處理、全內存高速計算、人工智能算力、邊緣計算等核心數據智能領域,擁有超過20年研發經驗,是我國最完整的海量并行MPP數據庫實現和部署團隊。
聚集了這樣的團隊,柏睿數據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自主研發核心攻關“卡脖子”技術數據庫,賦能數字經濟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