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韓鎧合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云
【資料圖】
漫步芝櫻花海,穿越風車長廊,徜徉在馬鞍湖畔……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置身于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全國生態日主題活動現場——大慶油田碳中和生態園,記者從“綠水青山”的美景中切身感受到了大慶油田近年來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對于大慶油田來說,生態文明建設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是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百年油田的必然之舉,更是標桿旗幟的應有之義。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大慶油田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做環境保護的倡導者、綠色低碳的推動者、生態文明的踐行者,全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走出一條綠色低碳、生態和諧的“大慶之路”。
全國生態日當天,中國石油首批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正式落戶大慶油田果午湖生態示范區和老虎山生態示范區。
綠色之約:從“雙碳”走向“雙贏”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大慶油田推動轉型升級、形成綠色低碳產業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能源行業是“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行業,做好碳排放“減法”,是大慶油田實現“雙碳”目標的先手棋。近年來,大慶油田把綠色發展擺在關鍵位置,堅定不移做生態文明“碳”路者,明確了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發展路徑,堅持把節能作為綠色發展“第一能源”,用水量、用電量實現連年硬下降,取得驕人減排成效。
大慶油田碳中和生態園,集森林碳匯、節能減排、休閑觀光、度假娛樂于一體,擁有“碳中和+科普”“碳中和+實驗”“碳中和+旅游”等綜合功能,中國石油首個碳中和林就坐落于此。計劃到2025年,總面積超過1萬畝的園區內將全面實現“碳中和”,助力大慶油田從“雙碳”走向“雙贏”。
逐綠前行:傾心呵護大美油田
今年1月,大慶油田榮獲“中國石油綠色企業”稱號。多年來,大慶油田堅持“生態優先”理念,持續探索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新路。
如今,穿行在果午湖生態示范區內,只見廊橋棧道、綠樹成蔭,很多人不會想到,園區前身曾是一片荒涼破敗之地。
大慶油田把“綠”根植到每名油田干部員工的心田。幾代大慶石油人在井場邊、在站庫旁、在庭院里,用心培植的一株株小苗,如今,已拔地參天。
大慶油田以義務植樹為抓手,堅持“廠區建設到哪里,綠化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則,累計建設綠地1.1億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高達50.9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交出了高質量發展綠色答卷。
點綠成“金”:高質量發展“含綠量”更足
近年來,大慶油田積極融入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發展布局,做足冰雪文章、做大冰雪經濟,連續舉辦兩屆大慶油田植物園“冰雪嘉年華”,真正讓“冷資源”變成“熱經濟”。
“今年5月27日,大慶油田碳中和生態園正式對外開放,現已成為廣大市民參觀游玩的特色‘打卡地’。”大慶油田生態環境管護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他們還在園區創新舉辦了大慶油田首屆“漢服文化節”活動,讓綠色低碳與傳統文化、生態文旅碰撞出絢麗火花,讓“碳中和”成果惠澤員工群眾。
多年來,大慶油田不斷創新喬灌混交、針闊混交等模式增綠擴綠,實現了由分散、零星、易損耗到集中、連片、成規模的轉變。生態環境日趨向好,“美麗油田”煥發勃勃生機。
(大慶油田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