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陳剛
創新是科技之魂,科技是強國之基。作為后發、新增長極的中西部地區,要真正實現科技創新,增強自主自立,提升創新驅動能力,推動區域崛起,必須聚力人才強基、聚力產業生態、聚力要素流動“三要素”,方能激流勇進,強力突破,后發趕超,行穩致遠。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加速器。康有為說:“國勢之強弱,系乎人才。”中西部地區吸引人才本就先天較弱,尤其是科技創新型高層次人才,更需打破藩籬、厚待賢士,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尤其是人工智能、信息數據、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人才,這不僅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技術核心和產業核心,更是工業新突破、創生新業態、推動新發展的核心之基。把合適的人才放在刀刃崗位,以制度為基,激發創新力、創造力和帶動力,方能創造科技創新新局面,確保中西部地區不輸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起跑線”。
產業生態是科技創新的孵化器。產業生態優劣直接決定產業高度和深度,包括制度、鏈條、供給側和需求側等生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角逐已經進入深水區,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處于重要關口。而相對后發與失衡的發展賽道,必然伴生產業冗余并抑制科技創新。因此,政府等主導部門更應首當其沖成為科技創新的“領軍人”和“賦能者”,應持續加大對基礎研究投入,尤其是基因、合成生物領域,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量子信息、工業互聯網、機器人等領域,更需充分發揮中西部后發、市場等優勢,加快構建一流科技創新環境生態,鋪設一流新賽道,將自身打造成科技創新“孵化器”,方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突圍、起跑、沖鋒,并取得實效。
要素流動是科技創新的倍增器。要素是立業之本、興業之源、弘業之道。強化要素流動將成為新一輪科技創新背景下產業集群的倍增器。當前,信息數據、人工智能、量子科學、生物技術、太空技術、元宇宙、區塊鏈、新能源新材料等,已被定義為將對全世界產生“顛覆性影響”的前沿技術,且相互之間的邊界、互動、融合日趨緊密,這要求必須構建多元化、專業化、多領域交叉融合的要素配置和流通體系,形成高效、專業、能動的要素支撐體系,迅速推動科技自立自強背景下,區域戰略性工程、核心支撐產業及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要素場景建設,協力加速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無縫對接,高效配置要素資源,在重大項目科技創新攻關過程中倒逼技術迭代、技術升級和產業換代,在制造、金融、醫療、運輸、航空等社會核心經濟體中,快速形成一批影響世界的新技術、新產品,方能確保中西部地區快速崛起。
(作者單位:貴州省貴陽綜合保稅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