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通訊員?李崇高?王明月
“圍繞‘浙里好成果’品牌打造,未來我們將依托浙江創新館,建設集展示發布、合作交流、路演對接、交易轉化等于一體的綜合平臺。”6月19日,在杭州舉行的“浙里好成果”平臺建設暨浙江創新館啟動儀式上,浙江省科技廳副廳長吳卿現場介紹道。
與會嘉賓作成果轉移轉化案例分享。浙江省科技廳供圖
根據《浙江省“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7年)》,浙江正實施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行動,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重塑。今年以來,該省開展成果轉化“雙百千萬”專項行動、發布《關于建立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發布制度的工作方案》,提出打造“浙里好成果”成果月報、季度發布和年度榜單機制,并依托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和浙江創新館進行常態發布。
啟動儀式上,來自浙江大學、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歌禮生物制藥(杭州)有限公司等單位、企業的科研人員,分享了“建立全球首條全固態鈣鈦礦發光量子點生產線”“‘通義千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應用實踐”“動植物跨界光合療法-人體再生修復新突破”等6項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的轉化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這6項成果均在浙江創新館入選展出。記者探館時了解到,浙江創新館已匯集1000余項代表性科技成果,涵蓋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農業機械、海洋裝備、種質資源等諸多領域。
浙江創新館內部展示。洪恒飛?攝
浙江省科技廳黨組書記佟桂莉表示,浙江要把產出重大科技成果作為科技創新工作的“生命線”,強化需求導向,立足市場應用,聚焦全省“315”科技創新體系和“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切實摸清創新鏈產業鏈攻關需求,變革重塑科研范式,強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深化“揭榜掛帥”“軍令狀”、創新聯合體等攻關機制,加快取得一批原創性、顛覆性重大科技成果。
據悉,浙江省科技廳將建立涵蓋各設區市、重點高校院所、重大科創平臺、科技領軍企業等方面的成果征集體系,發揮院士及高層次專家在“浙里好成果”平臺建設中成果發現推薦、遴選評價、跟蹤咨詢和應用轉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時推進賦權、單列管理、“先用后轉”等科技成果轉化集成改革,發揮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浙江創新館等平臺作用,強化“浙江拍”與“阿里拍”合作共享,優化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服務,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