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通訊員 康會敏 科技日報記者 劉廉君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展示的‘螺旋大青椒’品種,又大又鮮嫩,口感好、產量高,賣相好、收益高。去年我試種的一畝地凈收入在21000元。”8日,收獲了一波大豐收的新樂市國鋒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國鋒帶著幾名瓜(菜)農,穿梭在當天由石家莊市農科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天津市農業科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北方農業(蔬菜)科技創新發展大會的展示區內,為來年的種植挑選新品種。
展區內,北京、天津、河北等8個省(市)的32個育種單位展示了葉菜類、番茄、黃瓜、辣(甜)椒、瓜類等蔬菜品種1066個,以及蔬菜基質栽培、節水高效生產、綠色防控等7個方面多項京津冀地區先進科技創新成果。
據了解,2017年、2021年石家莊市政府先后與北京市農科院、天津市農科院簽訂科技戰略合作協議,支持石家莊市農科院成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的創新基地,聯合建立了“石家莊蔬菜科技創新示范基地”“河北省都市農業技術創新中心”,打造了“趙縣園區科研協同創新平臺”,為河北省農業信息化提供了樣板,基本形成了京津冀農業科技協同的創新體系,并建立了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聯盟。
“聯盟的成立,目的是強化協同創新,整合優勢資源,努力建設一支成果就地轉化、項目直接落地、服務持續跟進的農業科研隊伍。”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說。
“加快推動農業產業技術升級,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石家莊市農科院黨委書記田國英表示,此次大會的召開,將進一步發揮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優勢,加快石家莊與京津及北方蔬菜產業合作與產銷對接,全面提升農產品結構及品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