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通訊員?林雯
鼓勵大學教師進入創業創新、發布專業算法助推企業研發、氣象企業落戶最高獎勵1億元……5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與南京江北新區共建的中國氣象谷正式發布系列產業引導政策,校地雙方將通過打造“氣象大數據研發應用中心”、江北新區環南信大科技創新產業基地相融合的“一中心一基地”的創新生態,建設全國氣象產業的策源中心和集聚中心。
中國氣象谷啟動區項目總投資18億元,占地面積57.3畝,著力打造以智能氣象裝備為核心,專業氣象服務、氣象大數據、泛氣象服務為特色的“1+3”產業體系,目前,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即將投入使用。
作為新中國第一所氣象高等學府,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簡稱南信大)大氣科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是國內大氣科學領域學科最全、科技研發能力最強的氣象科技類綜合高校之一。該校2300多名專業人才和30余個理工科省部級科研平臺和產業化平臺,將成為建設中國氣象谷的“最強大腦”。
南信大副校長陳海山表示,為推進中國氣象谷的發展,南信大將著力構建人才共引、平臺共用、數據共享、模式支撐、校園開放的支撐體系。學校將與氣象谷企業共享空天地一體化多源融合觀測數據、30余個理工科省部級科研平臺以及自主研發的南信大氣候預測系統等。南信大科技產業處副處長程勇表示,學校將積極構建“雙創雙聘”協同機制,鼓勵和允許新型研發機構中優秀的科技型企業家分別與高校院所和新研企業簽訂聘用協議,以兩個不同身份分別在企業和高校院所同時從事科技創新實踐和科研教學工作,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江北新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管理辦公室主任徐韜在政策推介中介紹,新區將在支持氣象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打造氣象總部企業集聚高地、加大氣象行業上市扶持力度、培育氣象領域創新發展高質量標桿企業、創建氣象行業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高地、集聚氣象行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壯大會展企業主體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對新引進的綜合型總部給予最高不超過1億元獎勵,區域型總部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獎勵。
現場還發布了兩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學研究成果。南信大氣候與應用前沿研究院院長羅京佳教授發布了“氣候預測系統”,信大氣象研究院發布了“精細化航空氣象系統”。
會上舉行了南京江北新區環南信大科技創新產業基地揭牌儀式、“氣象+”知識產權應用保護聯盟成立儀式、“氣象大數據研發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氣象產業創新聯合體啟動儀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