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記者20日從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集團)獲悉,作為國家油氣基礎設施重點工程,雙臺子儲氣庫雙向輸氣管道工程日前成功投產。這標志著我國東北地區最大的儲氣庫群——遼河油田儲氣庫群新增一條重要外輸通道,為該儲氣庫群注采氣提量外輸奠定了基礎。
國家管網集團北方管道公司副總經理楊建新介紹,雙臺子儲氣庫雙向輸氣管道工程連接遼河儲氣庫群與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起點為盤錦聯絡站,終點為雙臺子儲氣庫群集注站,是遼河儲氣庫群配套項目之一,全長約50公里,設計壓力10兆帕。
記者了解到,今年,中俄東線、大連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等天然氣資源量持續增長,預計夏季在滿足沿線用戶市場后,約有7000萬立方米/天的剩余量通過該管道注入遼河儲氣庫群,在今冬明春保供期,遼河儲氣庫群的日采氣能力也將由3000萬立方米提升到超9000萬立方米。
“雙臺子儲氣庫雙向輸氣管道投產后,日輸氣能力達6810萬立方米,實現注采天然氣規模外輸,可有效解決遼河儲氣庫群外輸瓶頸,更好發揮遼河儲氣庫群的戰略儲備和調峰保障作用。”楊建新表示。
雙臺子儲氣庫雙向輸氣管道工程成功投產。受訪者供圖。
雙臺子儲氣庫雙向輸氣管道工程成功投產。受訪者供圖。
楊建新還提到,雙臺子儲氣庫雙向輸氣管道與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秦沈線、大沈線等東北地區骨干天然氣管道聯通,在東北地區形成新的環形管網,提升進口天然氣在東北及環渤海地區的靈活調配能力,增強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的穩定性。
據介紹,雙臺子儲氣庫雙向輸氣管道在建設過程中,國家管網集團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對所經盤山、大洼地區的地下咸水只外運不外排,全線24處頂管工地,每80米的作業帶兩側分布10口降水井,24小時不停抽水,數十輛50立方米的大罐水車連續數次往返于工地,確保水位達標,實現按期投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