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2月22日,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文旅部印發了《關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讓旅游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服務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
《通知》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不同門類,要找準各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契合處、聯結點。鼓勵面向游客開展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積極開發傳統工藝產品,豐富旅游商品內涵。將傳統體育、游藝納入旅游體驗。依托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康養旅游。挖掘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厚內涵,讓游客體驗當地民眾的生活方式,體會中國人順應時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理念和獨特智慧。發揮傳統節日、民俗活動參與性強的特點,讓游客感受當地民風民俗,提升中華文化認同感。
《通知》指出,對在旅游空間范圍內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要加強保護傳承,提升展示利用水平。鼓勵從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推薦目錄中選擇適合的代表性項目進旅游空間,從其他地區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要適合本地文化生態,被當地群眾和游客接受認可,避免生搬硬套、簡單移植和同質化發展。要為傳承人在旅游空間開展傳承實踐和旅游服務提供便利條件,鼓勵傳承人參與旅游管理。要將旅游空間作為展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面向國外游客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效能。推動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氛圍濃厚、當地群眾和游客認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景區。
《通知》支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冰雪旅游、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等結合,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鼓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或相關元素融入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主題公園、旅游飯店,融入機場、高鐵站、高速公路服務區、游客服務中心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將旅游民宿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有效對接,鼓勵旅游演藝創作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汲取靈感和素材。支持在已有旅游線路中有機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體驗等內容。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旅游線路,加強推介宣傳,發揮典型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支持旅行社等旅游企業以文化生態保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特色景區、特色村鎮、特色街區為點位,與相關傳承人開展合作,培育一批滿足游客需求、具有鮮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旅游線路。支持圍繞傳統節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時間節點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活動,圍繞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旅游線路。
?
?
?
關鍵詞: 物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