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資料圖片)
5日,記者從中科院獲悉,經過一個月的在軌測試,由該院微小衛星創新院抓總研制的“創新X”系列首發星,即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SATech-01)工作正常,搭載的多個科學載荷按計劃開展了測試,并獲得首批科學成果。
SATech-01衛星搭載的伽馬射線暴探測載荷(HEBS)已首次加電開始在軌測試。在此期間,HEBS探測到其在軌運行以來的首個伽馬暴,表明HEBS已經具備伽馬暴的探測研究能力。HEBS與我國前期發射運行的慧眼衛星和“懷柔一號”極目衛星已組成伽馬射線爆發天體探測網絡。
創新X首發星(SATech-01)。微小衛星創新院供圖
同時,SATech-01衛星搭載的龍蝦眼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載荷成功獲得一批天體的真實X射線實測圖像和能譜,這是國際上首次獲得并公開發布的寬視場X射線聚焦成像天圖。
對此,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張雙南表示,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與HEBS同時同視場的觀測特別令人期待,尤其是對于新的爆發天體和現象,不但能夠獲得很寬能段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能譜與光變,X射線望遠鏡還能夠精確定位,這個能力目前在國際上是獨一無二的,預期會有很激動人心的科學發現。
由中科院西光所研制的全鋁自由曲面相機,也隨SATech-01衛星發射,并取得了首批圖像。其中,對地觀測正常工作模式下拍攝的地物可見光全色圖像表明,成像幅寬和分辨率等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圖像清晰。
自由曲面相機對地觀測成像圖。圖片由西安光機所團隊提供
此外,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研制的無機材料太空固化驗證平臺,也已在SATech-01衛星上開展材料的在軌加熱測試。結果表明,無機材料已基本固化,未發生結構損傷,該項測試將為未來建造大型充氣展開式柔性太空艙提供技術儲備。
除上述有效載荷外,地球磁場精密測量儀(CPT)、展開式輻射器、先進熱控材料等一些新材料、新技術驗證載荷也已陸續在軌開機,將獲得測試結果。
“一個月的在軌測試獲得如此多的科學成果,令人振奮,也說明這種新技術的快速驗證思路非常正確。”創新X系列衛星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院研究員龔建村說。
據了解,SATech-01衛星于7月27日12時12分由“力箭一號”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未來,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院與運載火箭方將聯合建立“航班式”新技術飛行驗證模式,提供常態化、開放式、低成本服務,助力越來越多的科學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太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