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實習生?李文琴
太陽能、水能、風能資源位居全國前列,三江之源的高原青海,五年間,正持清潔能源資源稟賦,以“綠電”為答卷,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青海貢獻”。
(資料圖片)
從7天、9天、15天到31天,5年間,青海“綠電”創新實踐每年刷新著全清潔能源供電世界紀錄。
“綠電”是指以零二氧化碳排放生產過程得到的電力。依托青海特殊的資源、戰略、區位優勢,今年6月25日至7月29日期間,青海全域連續35天開展“綠電5周”系列活動。這意味著,清潔能源大省青海再添“綠電”世界紀錄。
今年“綠電”期間,青海省預計清潔能源發電量99.75億千瓦時,占全省用電量的110%。相當于減少燃煤453.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16.1萬噸。
“青綠之約”綠電成果發布暨綠電市場啟動儀式。李文琴 攝
7月24日,在“青綠之約”綠電成果發布暨綠電市場啟動儀式上,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總經理錢慶林介紹,2017年以來,青海省已連續5年成功實施綠電創新實踐,綠電活動已成為青海能源轉型發展的“金色名片”。數據顯示,5年綠電活動,青海省累計清潔發電251.56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煤114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58萬噸,新能源發電量占比從19.4%提升到31.8%。
截至目前,青海電網總裝機4325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3933萬千瓦、占比90.9%,新能源裝機2674萬千瓦,占比61.8%,青海電網已成為全國清潔能源、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域電網。
錢慶林表示,今年“綠電5周”活動,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通過智能科技廣泛應用,使“綠電”技術更加先進。創新構建的全省規上企業專屬電-碳模型,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測碳服務。企業無需加裝碳排放采集設備即可快速建立企業專屬“電碳賬戶”,為青海省114家規上企業節約一次性投資超過1.5億元。
而交易品種的不斷創新,則令“綠電”范圍更加廣闊。據悉,今年“綠電5周”期間,青海省建立“青綠之約”綠色電力交易機制。通過“證電合一”的交易模式,實現綠色電力交易品種優先組織、優先執行、優先結算,滿足用戶主動購買綠電的需求。清潔能源直接交易。組織全省大中型水電、新能源發電企業與市場化用戶開展電力直接交易,通過縮短交易周期、增加交易頻次為市場主體提供合同偏差調整手段,進一步提升新能源發電利用率,保障電力供應和價格穩定,促成新能源交易電量16.8億千瓦時,水電24.42億千瓦時。
用能方式的低碳轉型,使青海“綠電”感知更加豐富。錢慶林介紹,青海拓展電能替代的廣度和深度,以“民生改善”為重點,聚焦電動汽車綠色出行、蓄熱式電鍋爐綠色生活,形成社會和用戶主動參與、友好互動的清潔電力替代新模式。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楊勇表示,綠電是青海產業發展的最大優勢和競爭力所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必須建設相應的新型電力市場體系和數字化支撐能力,開展綠電交易、實現綠電溯源認證,是發揮青海綠電優勢的必由之路,是助力“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2022年青海“綠電5周”活動,不僅是時間維度的延長,而且通過技術、機制、模式全方位創新,各項指標再創歷史新高。
關鍵詞: 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