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云 通訊員 衣曉峰
低鈉鹽能夠實現減鈉補鉀而基本不減咸味的功能,且有助于降低罹患腦卒中、心臟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特別適合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食用。記者4月13日獲悉,由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特聘教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田懋一,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司磊博士以及團隊成員共同完成的一項研究課題,3月21日在線發表于國際心血管領域期刊《循環》上。專家評價指出,采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食鹽是一項節約衛生成本并改善健康結局的干預措施,應在全國范圍推廣施行。
論文截圖 受訪者供圖
心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其中接近80%的死亡發生于中低收入國家。在這樣嚴峻的現實背景下,為減輕相關的公共衛生負擔,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亟需尋求有效和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預措施。2021年8月底,田懋一及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刊發的學術文章“低鈉鹽與腦卒中關系研究”已經明確證實:只要在做飯時將廚房里的普通食鹽換成低鈉、高鉀的低鈉鹽,對腦卒中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是有保護作用的。
但迄今為止,低鈉鹽這一干預措施是否具有成本效益,仍然缺乏直接的科學證據,需要給出明晰答案。對此,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聯合國內北大、中國醫大、西安交大、長治醫學院、寧夏醫大及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單位,在我國河北、遼寧、寧夏、山西、陜西等5省區的600個村莊,納入20995名曾罹患腦卒中或血壓未受控制的研究對象,從醫療系統和消費者綜合角度展開衛生經濟學評估。
田懋一教授介紹,此次衛生經濟學評估的健康結局,包括腦卒中事件和質量調整生命年;而衛生支出通過研究對象的新農合醫療保險記錄及科學文獻輔助確定;最后利用模型分別估算預防腦卒中事件和增加質量調整生命年所對應的增量成本。研究發現,在平均近5年的隨訪中,食用低鈉鹽與食用普通鹽的研究對象比較,前者腦卒中風險降低了14%,并且平均每人額外獲得0.054個質量調整生命年,相當于每人多了約20天的完全健康狀態。低鈉鹽干預組的人均衛生支出為1538元,低于對照組的1649元,說明低鈉鹽干預措施在預防腦卒中及提高生活質量上,更低的成本獲取了更好的健康收益。
研究者通過調整低鈉鹽的價格進行了敏感性分析并發現,以當地最低的低鈉鹽市場價格計算,低鈉鹽干預可以節約成本。如果低鈉鹽的價格在我國最高市場價格的1.5倍以內,或在我國廣泛銷售的低鈉鹽價格的10.3倍以內,低鈉鹽干預都是具備成本效益的。
田懋一教授分析指出,使用低鈉鹽之所以更能節省衛生支出,是因為實施干預所需的額外費用被減少的醫療費用所抵消;減少的醫療費用,主要是通過縮短需要住院時間的心血管發病事件而達到的。食用低鈉鹽也能夠減少看門診和門診藥物的相關費用,盡管這些費用只占總支出相對較小的比例。而此前的一項模型研究顯示,在我國全國性實施低鈉鹽干預措施,每年可預防約46.1萬例心血管病所致的死亡,同時可預防74.3萬例非致死的心血管病。由此可以相應大幅降低衛生支出,減輕國家與百姓在心血管疾病上的雙重負擔。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目前低鈉鹽單價約為普通食鹽的兩倍。田懋一指出,在現實生活中,低鈉鹽價格普遍高于普通食鹽,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不利于低鈉鹽干預的推廣實施。如果政府可以通過價格補貼來縮減或消除差價,將使低鈉鹽與普通食鹽的價格相當,會在很大程度上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
根據研究結果,專家提出如下建議:食鹽生產商和零售商應考慮積極擴大低鈉鹽的生產銷售,同時降低低鈉鹽的價格;包裝食品及餐飲企業亦可考慮應用低鈉鹽;政策制定者應完善相關政策,宣傳提倡低鈉鹽,為低鈉鹽的售賣制定指導價;世界上所有計劃或正在實施減鹽行動的國家,都應考慮用低鈉鹽來代替普通食鹽進行烹飪、調味和腌制食物。
據了解,目前田懋一團隊正在聯合中鹽黑龍江鹽業集團有限公司,即將開展一項“低鈉鹽在黑龍江推廣”的試點項目,旨在利用“產學研”的有效結合,評估低鈉鹽價格促銷在消費者使用低鈉鹽方面的變化,擴大低鈉鹽的覆蓋面和消費群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