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企業對數字化認知不足,數字生態融入難。缺乏大型龍頭企業,制造業數字化水平較低;數據資源共享利用難,數字化治理遇‘攔路虎’;跨界融合人才匱乏,科技創新動力不足;網絡數據安全隱患突出,政策法規亟待完善。”全國人大代表,民盟江西省委會副主委,南昌大學高端醫療器械裝備創新研究院院長黃菊花說,目前,我國數字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仍面臨一系列難題。
黃菊花建議,聚焦“新基建”,加快“數字產業化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感知城市”系統建設,實現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和聯網化,探索并加快量子通信等新型網絡建設,打造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新一代通信網絡。
她說,還應聚焦“產業智聯”,筑牢“產業融合創新升級”陣地,加強XR全產業鏈創新,加快打造國家級XR創新中心,深化國內外大院大所合作,協同推進XR關鍵共性技術創新,推進各地產業創新協同布局,以市場換項目、以市場換投資、以市場換產業,推動企業上云賦智,打造“5G+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
另外,聚焦“應用融智”,筑牢“數字城市建設樣板”陣地,提升精準治理跨界融合應用水平,推動城市治理體系數字化,把社會治理服務資源賦能到網格、下沉至社區,推動社會治理服務重心向基層延伸。
不僅如此,還需聚焦“數據價值化”,筑牢“數據價值創新示范”陣地,建立健全對外數據預接口的安全管理機制,全面推廣建設“城市大腦”共性基礎設施,以安全可控為前提創新數據流動的模式和機制。
她表示,聚焦“產業生態”,筑牢“數字經濟創業要素集聚”陣地,加大投入,整合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產業引導資金,設立大數據產業引導資金,加強對大數據產業和智慧城市發展的財政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