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云 通訊員 高波
2月10日早上5點,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佳木斯房產段高鐵車間哈佳護網二工區工長齊剛,早早起床趕往單位,準備作業所需的工具材料,盡管天還沒亮,他和工友們已經踏上了征途,這是他二十多年來工作常態。
今年50歲的齊剛當了二十多年的工長,他所在的車間負責哈佳鐵路佳木斯到宏克力區間4個高鐵站區6處暖房的供熱、維修養護工作,供熱面積近10萬平方米。工作量大,人員卻很緊張,齊剛的工區主動承擔了6處暖房的檢修及故障處理,相比以往工作量增加近一倍。
受疫情影響,負責鍋爐軟水系統維修的廠家人員無法定期來佳木斯進行系統維護,如果軟水系統得不到及時維護,鍋爐內循環水雜質增多,長時間加熱和循環極易形成水垢,進而在加熱管和管路中結垢,阻塞并腐蝕管路,嚴重時將會導致管路和閥門等破裂,給供熱安全帶來隱患。而且水垢的形成也極大影響著供熱效果。高鐵車間的6處鍋爐房的軟水系統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維護,勢必會影響車間轄區所在單位生產供暖。
由于本單位沒有專業凈水人員,鍋爐凈水工作一籌莫展。齊剛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他仔細觀察每個鍋爐的軟水系統,確定系統型號,了解循環路線,又主動聯系廠家索要系統使用說明書,開始對軟水系統工作原理研究。
由于沒有一點水處理技術基礎,齊剛學習起來很費勁,說明書反反復復看了一遍又一遍,說明書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看懂了,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又是另一回事。如何準確操作電控設備?如何進行反洗、吸鹽、慢沖洗?怎么判斷水質達標?一系列難題著實給他增添了不少煩惱。
齊剛利用手機、電腦搜索教學視頻,再虛心向廠家專家請教,遠程協助操作,進行軟水系統調試,每發現一個問題就重新翻看視頻,一次次打電話向廠家技術人員求教,靠著厚臉皮和軟磨硬泡,經過一周的晝夜學習和反復調試,他終于掌握了軟水系統正確操作和軟水測試方法,使鍋爐房軟水系統維護問題徹底得到解決。
一周時間,齊剛瘦了一圈兒,工區每個工友都十分心疼他,都勸他回家休息兩天,可他哪聽得進去。這不,剛剛解決了難題的齊工長又忙上了帶“徒弟”!
“遇到困難,先別想著躲,不會咱就學唄,啥活不都是學會的嘛。”齊剛和徒弟這樣說。
(圖片由劉生龍拍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