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2月10日,西部(重慶)科學城召開2022年工作會暨“項目攻堅年”動員大會,安排部署2022年項目攻堅工作,確保全年新開工項目170個以上、竣工項目80個以上,完成固投460億元、增速20%以上。
據了解,2021年,科學城簽約100億級項目3個,戰新企業產值占全市比重超25%,GDP、固投等4個指標增速全市第一。
今年是科學城建設“出形象”的攻堅之年。科學城今年將按照打造“新平臺”“新引擎”“新支撐”“新樣板”的工作思路和要求,著力做好“科”“產”“城”三篇文章,確保全年新開工項目170個以上、竣工項目80個以上,完成固投460億元、增速20%以上。
科學大道示范段。雷健/圖
科技創新方面,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運行金鳳實驗室;提速建設超瞬態實驗裝置、醫用重離子治療及研究裝置等科學設施,支持引導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等項目產出一流原創成果。高標準打造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加快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重慶大學科學中心等項目建設,推動中科院汽車軟件創新研究平臺等項目投用,示范引領更多“雙一流”高校、“國字號”院所、“央字頭”企業落戶。
產業發展方面,推動中國電信科學城數字產業基地、思拓凡生物藥高端制造基地等27個產業項目盡快開工,加快平安大健康科技園、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等25個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工業固投增長率全面反彈、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加快大唐高鴻車聯網總部、國電投醫用同位素研發中心等項目完工,推動長安跨越等項目達產,支持達豐、新普等重點企業繼續實施智能化改造,培育新的增長點。
金鳳實驗室。雷健/圖
城市建設方面,推動金鳳城市中心一期加快建設。科學大道核心區段一期完工通車,科學會堂、科學城人才社區、科學城生態水系示范工程提速實施;全力確保西永、虎溪隧道抓緊開工建設,金鳳、科學城、白市驛隧道加快建設進度;推動軌道江跳線完工投運,軌道7、17號線開工建設,15、27號線加快實施;開工新榮大道等項目34個、252公里,完工坪山大道等項目、超100公里,儲備白市驛片區道路等項目97個、322公里;加快推進130公里排水管網新建改造等地下管網設施、110千伏富力站等能源基礎設施,讓城市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同時,今年將建成投用巴蜀科學城中學、川外科學城中學等,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科學城院區、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急救醫療中心)科學城院區等建設早出形象,吸引市內外更多優質教育醫療資源集聚;城市更新方面因地制宜推動曾家、西永等城市微更新,加快鳳棲湖水利及公園工程等環保項目投用,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科學城將加強服務,“圍著項目轉、盯著項目干”。為重大項目落地騰挪空間;落實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完善好“金鳳凰”系列政策。著力營造“高效優質”的營商環境。深入實施重大項目“專班負責制”、紅黃綠藍“四色”督辦等推進機制,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做到領導要沖鋒在攻堅一線、專班要下沉在項目一線、問題要解決在建設一線、政策要落實在服務一線,確保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