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2月7日,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柞水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站科技特派員張蓉火速帶領2名木耳專家團成員趕赴木耳生產基地,穿越在肖臺村木耳大棚中。
2月7日,江西省井岡山市長坪林場科技特派員江保東來到長古嶺仿野生種植七葉一枝花基地查看萌芽情況,指導施行防凍措施。
2月8日,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科技特派員胡偉華急忙來到高市鄉井岡蜜柚基地,為農戶講解柑橘防凍技術。
……
春節假日剛剛結束,科技特派員們紛紛走村入戶,來到田間地頭,把春的根深深扎在泥土里。
“把脈掌舵”柞水木耳種植難關
2月7日,大年初七。在新冠疫情阻擊戰剛剛落下帷幕的柞水縣,滿街的年味氣息醇厚濃郁。在肖臺村木耳大棚,張蓉看到裝滿菌包的編織袋橫七豎八亂放心急如焚,因為她知道,當下木耳菌包的養菌管理方式方法直接決定著春季木耳產品品質好壞和產量。
她立即從基地趕到肖臺村村委會找到村支部書記王大蓮,著急地說:“目前正處于極端低溫天氣,村民們這種粗放、甚至錯誤的菌包養菌方式,將影響春季木耳產量和產品品質。”
當她從村委會再次返回到大棚時,生產大戶肖超老遠就迎過來:“張站長您可來了!今年這天氣這么冷,因菌包廠的菌齡已到,我們低海拔區域如果不把菌拉回來,將影響相對高海拔區域菌包生產供應,還會影響全縣木耳產業的發展啊。”
張蓉一邊寬慰他,一邊嚴格按照《柞水木耳袋栽技術規程》標準,組織耳農對地面進行處理、拆袋、按標準堆放、覆蓋編織袋、蓋上遮陽網……一步步操作,當處理完58個大棚的菌包擺放和保溫工作時,夜幕已降臨,她才驅車消失在寒冬的夜色中。
七葉一枝花在井岡山“美麗綻放”
“七葉一枝花和黃精是井岡山道地的林下藥材,目前兩者全市種植面積達一千多畝,七葉一枝花和黃精需要3—5年才能收獲塊莖,七葉一枝花一般是秋天倒苗,12月開始萌芽,在井岡山容易受到霜凍的危害。”2月7日,在長古嶺仿野生種植七葉一枝花基地,江保東不無擔心地說。
2020年,江保東主持了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井岡山市仿野生林下種植七葉一枝花項目。通過科技部的科技特派員平臺,井岡山獲得了與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高級農藝師蘇海蘭團隊的合作機會,目前項目取得積極進展,七葉一枝花的種苗成活率達到95%以上。
“井岡山通過‘科技特派員+鄉土專家+農戶’三個層次,手把手地帶著干、干中學、學幫帶,教會了農戶基本技術,樹立了農戶種植藥材發家致富的信心。”江保東高興地說。
防寒抗凍防災技術“進”永新萬家
連日來,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迎來了今年以來的極端嚴寒天氣,最低氣溫將至零下2攝氏度。
“在冬季要施足基肥,基肥應以腐熟的餅肥或生物有機肥為主。對樹勢較弱的柑橘類果樹,可在強寒潮來臨前,噴施防凍液或0.2%—0.5%磷酸二氫鉀,以提高樹體抗寒力。”2月8日,在高市鄉井岡蜜柚基地,胡偉華一邊講解、一邊示范。
“在極端嚴寒天氣來臨前,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在全縣通過移動網絡平臺發布防寒抗凍防災技術指導信息1萬余條,散發技術資料800多份,通過微信群、電話交流1000多人次,實地指導300多人次,基本覆蓋了全縣的農戶,防寒抗凍防災技術做到了農戶家喻戶曉,人盡皆知。”胡偉華告訴記者。
由于技術措施得力,到目前為止,永新縣農業產業尚未發現明顯的凍害災害。
關鍵詞: 泥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