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楊侖
近年來,圍繞提升產業創新核心競爭力,長春新區持續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促轉化,聚焦主導產業實施產業鏈+創新鏈“雙鏈包保”,發揮政府搭臺作用,聯合吉林大學、光機所、華為等大學大所大企開展合作共建,高標準打造了“環吉大雙創生態圈”“環中科院系雙創生態圈”、長春智能光谷等一批創新聯盟,針對研發、中試、轉化等環節開展聯合攻關,有效促進產業技術升級、成果轉化銜接。
隨著深入實施產學研協同創新行動,長春新區迎來了更多新的機遇。全年新認定區級孵化載體12家,區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載體達到54家,其中,國家級16家,科技企業孵化載體數量、質量全省最優。北湖科技園發展成為國家級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引進落位各類科技、雙創類企業和機構600余家,包括近20家上市企業及分公司、子公司,60余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吉林省光電子產業孵化器是省內唯一一家國家級A類科技企業孵化器,累計孵化企業140余家,在孵企業66家,畢業企業長光衛星、長光宇航、長春光華微電子等已成長為行業領軍企業。
2015年10月,從中科院長春光機所走出的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國第一顆商用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吉林一號”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衛星商業化的第一步。目前,“吉林一號”在軌衛星31顆,組成我國規模最大的商用遙感衛星“天團”。以“吉林一號”衛星項目為核心,帶動奧普光電、長光宇航等200余家機械制造、光學制造、光電傳感技術以及遙感信息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技術商品的主要消費者,抓住企業創新這一核心,才能更好地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培育壯大新動能。
新區LED產業的龍頭企業希達電子技術公司,榮獲LED顯示第一大展2021 ISLE“科技創新大獎”,“超高清超高分辨率大尺寸LED顯示器”獲得CIIF大獎(中國工業領域最具含金量的獎項之一),該產品具有超高可靠性、高亮度、高對比度、無縫拼接等優勢,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全部國產、自主可控,填補超高清大尺寸顯示市場空白。東北地區唯一從事研發生產物聯網RFID的制造企業長春光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研發出的智能物聯網軌道交通AFC設備和系統已應用在長春地鐵2號線……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的“小巨人”,是長春新區高新技術企業的中堅力量,最具活力、最具潛力、最具成長性。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其對拉動經濟持續增長、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激活創新創業具有重要作用,更將成為推動創新驅動戰略落實的重要載體和抓手。
未來,長春新區將持續抓好科技創新,全面增強發展內生動力。聚焦支撐和帶動吉林創新型省份、長春科技創新城建設,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重點推動長春北湖科學城、長春創新“藥谷”、智能“光谷”和“新材料基地”建設。今年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00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40戶以上,企業上市實現“保3爭4”目標,引育各類人才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