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年磊 斯琴高娃 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
眼下,新疆博湖縣農牧民變冬閑為冬忙。在千里冰封的博斯騰湖湖面葦區,農牧民采割拉運蘆葦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1月22日,在新疆博湖縣博斯騰湖冰面上,烏蘭再格森鄉村民吐遜江·熱合曼正駕駛著自己改造發明的蘆葦采割機正在進行采割作業。蘆葦采割機是他用鏟車改造的。鏟車春夏季節可以在工地干活,秋冬季可以在冰面上采割蘆葦,一舉兩得。
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孕育著60萬畝蘆葦,是我國四大葦區之一,年蘆葦產量達20萬噸。博斯騰湖蘆葦全身是寶,葦葉可以包粽子,葦經可以制作蘆葦工藝畫,也可以防風固沙,葦根是天然的中草藥,還有凈化水質的作用。
蘆葦采收。年磊 攝
吐遜江·熱合曼說,他在博斯騰湖葦區采收蘆葦有20多年了,以前都是人工采割,效率很低,前幾年市面上銷售的蘆葦采割機確實給他們節省了人力,但是價格不低,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切割臺無法上下移動,無法隨著地面高低不平或者蘆葦高度而自動升降,動力也存在不足?,F在改造的這臺采割機實用多了,這都得益于鄉村科普館開展的科技知識普及活動,讓他們很受益,學到了很多機械知識。
通過學習,他把家里的鏟車進行了改裝。他在鏟斗上安裝了液壓動力滑輪,再根據割草機的原理,制作了“三角形”鋸齒狀的切刀,將切刀焊接在鏟斗上,鏟車的推力加上液壓切刀的動力。改造后的采割機采割效率比以前的采割機高出1倍,相當于50個人一天的工作量。
蘆葦采收。年磊 攝
“如果不及時采收蘆葦,就會造成資源浪費,來年新發的葦牙見不到陽光,致使春天幼苗難以生長,同時消耗養分影響來年的蘆葦生長。隨著科技的發展,博斯騰湖冬季蘆葦采割工作由最先的人工鐮刀采割到現在的采收機械化,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辈┖h林業和草原局蘆葦資源服務中心主任才聰高娃說。
入冬以來,博湖縣變冬閑為冬忙,在各村科普館內開展了農牧民技能培訓、科技之冬、文體娛樂、科普參觀等形式多樣的科普宣教活動,與此同時還安排科普館講解員“走出去”,通過現場宣講、多媒體展示及觀眾互動等形式,進機關、進校園、進景區、進社區、進企業開展科普送教活動,讓群眾零距離接觸科學、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進一步提高農業種植水平、畜牧養殖水平、科技知識水平,在全社會營造人人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科普無處不在的良好氛圍,為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