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記者何星輝)哪些企業可以提供信用貸款?哪些企業能享受惠企政策?哪些企業該加強信用監管?園區通過企業信用畫像,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貴州省貴陽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貴陽綜保區)的信用園區試點建設,利用大數據手段,探索信用園區治理新模式。12月21日,就信用園區試點建設情況,貴州省政務服務中心組織有關單位赴貴陽綜保區開展調研并座談。
在推進信用園區建設中,貴陽綜保區依托大數據和人才優勢,在信用平臺建設、信用宣傳、信用監管、信用場景應用等多個領域進行有效探索,打造“3+N”服務模式,即一屏、一碼、一中心和N個應用場景。“一屏”指貴陽綜保區信用園區大數據駕駛艙;“一碼”指貴人服務碼,生成企業信用名片并構建中英文企業信用檔案;“一中心”即貴陽綜保區信用園區數據中心;“N”即為信易批、信易貸、信用修復、精準招商等信用服務應用場景。
貴陽綜保區積極搭建企業信用大數據管理系統,相當于為園區信用監管建起一個“最強大腦”:通過對數據的深度分析篩選,既能構建精準的企業信用畫像和信用等級,又能實現惠企政策與企業需求自動匹配。這樣,便于根據信用等級為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實現企業信用資產的轉化運用。而一些信用評估不好的企業,將被及時識別出來,從而為園區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拉響風險防控預警。
貴陽綜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信用園區的試點建設對于園區和企業來說是一次雙贏。一方面,守信企業辦事更便捷、融資更容易。另一方面,園區的數字化高效管理和智能化服務運營,將實現審批與監管效能最大化、服務和監管成本最優化、對市場主體干擾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