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迎霞 通訊員 王建楠
12月28日,寧夏隆鼎電力有限公司高壓試驗大廳內,只見試驗過程、數據測量、試品管理均已實現自動化。自配網預制化車間升級完善半年以來,該公司通過工器具二維碼身份識別及信息化管理等技術手段實現安全工器具試驗電子化管理,徹底扭轉了以往高壓試驗的“土辦法”。
“今年,我們始終緊緊圍繞‘一體四翼’發展布局,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深化、細化、優化公司管理基礎,促進公司管理水平提升,全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實現了綜合能力‘四個全面升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技日報記者 王迎霞 攝
除了配電運維能力全面升級,今年6月份,寧夏隆鼎電力有限公司標準化項目部建設并投運,項目部辦公區域功能齊備,人員職責清晰展示,工程項目“圖、牌、表”明確公示,生活區設施齊全,試點推行準軍事化管理。公司實現了“3+N”項目部管理模式,已累計投入使用科通、南牽引站、碳谷等3個項目部,進一步節約了運營成本。
與此同時,該公司實現了帶電作業裝備全面升級,建成帶電作業車庫和不停電作業工器具庫房,不停電作業能力水平再上新臺階;15人次參加不停電作業取證工作,14人已具備復雜類作業資格,四大類帶電作業實現全覆蓋。
隨著修編完善《社會化用工薪酬管理辦法》,薪酬分配向一線施工作業人員傾斜,人才隊伍水平也全面升級。今年,寧夏隆鼎電力有限公司兩次參加國網公司作業層班組骨干考試,通過率兩次位列國網寧夏電力各產業單位第一;6人參加國網寧夏電力2021年電網建設工匠競賽,取得4項“優秀技能人員”稱號。
安全管理“四大升級”的背后是“三個凸顯”。記者了解到,該公司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培訓,充分應用“VR+安全”實訓室強化安全教育,狠抓現場作業安全。全年開展各類培訓班19次,培訓人員880人次,開展安全專題巡講10次,安全管控局面平穩向好。
“機械代人”工法創新創效明顯。寧夏隆鼎電力有限公司建設了創新工作室和固定研發場所,配備研發設備,加強關鍵業務技術創新,11項成果已獲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研制了雙回路鐵塔對接裝置、限高報警裝置,率先應用旋挖鉆機進行基礎施工,實施鐵塔整體起立作業,實現了“機械減人、機械代人”,有效降低了安全風險,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我們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修訂完善《安全獎懲實施細則》《工程分包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將安全責任考核與獎勵、懲罰有機結合,促進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保障了安全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標準化,營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圍。”相關負責人介紹。
接下來,寧夏隆鼎電力有限公司將繼續以客戶為中心,全力服務重點項目實施,確保作業現場安全治理有效、工程質量全過程管控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