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強曉玲
“她們講述故事,叩問真相;她們走上戰場,紙筆為槍;她們面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
“2021年,在這個注定意義非凡的一年里,請和我一起,來感受新聞中的女性力量!”
……
伴隨著一幀幀動人的鏡頭,一幅幅感人的畫面,“女記者短視頻精品案例發布會”于22日下午舉行,會上公布了“2021女記者短視頻十大精品案例”,同時還有80篇作品入選優秀案例。
自2018年起,首都女新聞工作者協會在推動短視頻發展方面不斷發力,使“女記者短視頻大賽”逐漸成為女記者展示風采、分享收獲的重要平臺。首都女新聞工作者協會會長陳蕓在會上表示,4年前,舉辦女記者短視頻大賽,并創造性地在多平臺展播作品,具有開先河意義。
“‘變’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特征。短視頻發展的快速迭代,5G、智能技術的日新月異,需要我們不斷超越自我。4年來,短視頻發展突飛猛進,已成為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而我們的女記者已成長為融合發展主戰場、主賽道上一支重要力量。”陳蕓說。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婦聯、首都女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入選精品案例的十篇作品是:
新華新聞電視網《攜手,為人民》
新京報我們視頻《身后是我的國》
人民日報《獻給守護中國的每個你》
新華社《百年丹心——瞿獨伊》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探訪巴阿邊境口岸托爾罕姆口岸沒有大批難民進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福建仿制鞋調查》
央廣網《一顆紅星的旅程》
北京日報《“89”后為700歲大街“卸妝”》
人民政協網《領獎臺上,他高舉五星紅旗,跳起新疆舞》
人民網《坐上火車去拉薩·高天凈土潤天下》
發布會上,多位入選十大精品案例的女記者分享了創作的心路歷程。來自新華新聞電視網的王璐,有著20年電視報道從業經驗。說起作品《攜手,為人民》,這位曾經作為新華社首批派駐海外,擅長大型紀錄片的全流程制作的資深記者說:“回望三個多月的拍攝,這些故事化作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的符號,深深鐫刻在每一位觀眾的心里。我們為自己有幸成為偉大時代的記錄者,感到自豪!”
“的確,這里突發事件不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太總站伊斯蘭堡站記者、從業近20年崔如通過視頻連線發布會,她說,“但我還是很驕傲能作為一位記者,一位女記者,去看到、去感受、去傳播來自不同世界的信息。”
“中印沖突事件被曝后,我們想大家更多了解邊防戰士。”《身后是我的國》的作者之一、新京報我們視頻泛資訊部副總監田昊文說,“那段時間,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好像我們就是戰士。完成這次報道,也深深震撼和洗滌了我們的心靈。”
“視頻的魅力永遠是原生現場,在現場找到有說服力的故事。”發布會上,天津大學新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陸小華對十大精品案例分別做了精彩點評,并從“觸發體驗、觸動情感、觸及心靈、驅動傳播”幾個方面為與會者講述了短視頻的未來發展趨勢。
“今年的短視頻大賽活動進一步提升作品質量、拓展傳播效果、樹立品牌形象,以更高標準促進女記者的成長成才,推出一大批優秀短視頻作品,這些作品既體現了我國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最新成果,更檢閱了女新聞工作者在守正創新方面做出的杰出業績。”中國記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百新通過視頻連線,對發布會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說,展望新時代,擔當新使命,希望首都女記協不斷提高做好首都女記協工作的能力水平,團結好、引領好、服務好廣大女新聞工作者,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發布會上,北京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趙紅偉通過視頻連線表示,作為婦女姐妹的娘家人,真誠希望廣大女新聞工作者,充分發揮女性優勢,用情講好中國故事,成為無愧于偉大時代的新女性,共同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據介紹,此次女記者短視頻精品案例發布共有51家理事單位推薦作品。從11月1日至11月20日,新華網、央視頻、人民視頻、央廣網、中工網、中國婦女網、北京時間、騰訊新聞以及光明日報客戶端、北京日報客戶端、時事報告形勢政策網、北京婦女網等平臺對作品進行了全程展播。活動還得到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給予的大力支持。(攝影:閻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