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元旦、春節轉眼就到了,不少地區已經發出“就地過節”的倡議,今年春節還要就地過年嗎?
對此,在12月18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春節期間是不是“就地過年”要基于風險研判,全國不能“一刀切”,各地應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因地制宜地出臺相關政策。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指出,今年“兩節”期間疫情防控必須高度重視,各項措施要在總結 “兩節”期間疫情防控經驗的基礎上,更加突出科學精準,強化人員安全有序流動,確保群眾度過健康平安的節日。
中國具備了很多有利要素
梁萬年認為,中國具有一定的抵抗疫情傳播的能力,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我國疫苗累計接種已經超過26億多劑次,人群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二是本土基本上是沒有傳染源存在,現在發生的病例基本都是和境外相關,所以應該說本土基本上是安全的,只要把“外防輸入”進一步做實做好,總體上是安全的。
三是兩年來,公眾的健康素養顯著提高,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通風、盡量減少聚集等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民航、交通等相關部門也有了嚴格防范措施。
因此,中國具備了很多有利的要素。
梁萬年同時提醒,元旦春節的人口流動會提高病毒傳播的風險,冬季本身也是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公眾要認識到這些風險,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哪些地區仍需重點防控
2022年元旦春節即將到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等重大活動即將舉辦。奧密克戎變異株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各地疫情防控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大意。
那么,哪些區仍需重點防控?
梁萬年分析,處于疫情中高風險的區域,還有特殊區域比如口岸、邊境等地區,包括在籌備冬奧會、冬殘奧等重要活動的北京,還是要繼續保持相對嚴格的管控措施。而其他地區,通過做好風險評估,綜合考慮風險的等級、個人的免疫狀態、疫情的形勢等三方面提出切實又有力度、又精準、又有溫度的相關政策,切忌“一刀切”。
中高風險地區限制出行
對于中、高風險地區,賀青華強調,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的縣(市、區、旗)人員嚴格限制出行,遵守當地流行病學調查、風險人員排查、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和社區防控等要求。執行特定公務、保障生產生活運輸等人員確需出行的,經當地聯防聯控機制批準,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做好旅途個人防護,落實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旗)人員非必要不出行,確需出行的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嚴格限制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旗)。有發熱、干咳等癥狀者、健康碼“黃碼”等人員要履行個人防護責任,在未排除感染風險前不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