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史詩
“華羿一號”亞軌道火箭。華羿鴻達供圖
北京時間12月17日14時30分,“華羿一號”亞軌道火箭在西北某試驗場成功實施首次飛行,火箭搭載的“靈巧號”太空實驗衛星和“火種一號”空間生物載荷圓滿完成飛行驗證。
“華羿一號”是陜西華羿鴻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亞軌道火箭。作為陜西省第一家商業火箭公司,華羿鴻達瞄準商業發射研制亞軌道和軌道飛行的火箭,并在亞軌道飛行中通過上面級返回實現載荷的完整回收。
3D打印的“靈巧號”衛星(Agile Testbed),是微納衛星公司“星眾空間”專為生物、醫藥、材料、能源等太空實驗設計的衛星平臺。通過衛星結構的改造和傳感技術的增強,“靈巧號”為實驗載荷打造了一個有效減振、精準溫控的實驗環境,能夠滿足該類實驗在軌觸發和數據精準測量、記錄、存儲、下傳等共性需求,適用于亞軌道和軌道飛行各類短期、長期任務。完成本次飛行驗證的是一枚2U立方星,未來“靈巧號”平臺還將拓展至3U、6U、12U等不同構型。
“我們推出這個新的衛星平臺,是要滿足太空科學實驗日益商業化、常態化的需求。”星眾空間CTO胡鑫表示,“也歡迎廣大青少年學生設計自己的太空實驗,我們來幫你飛上天!”據悉,衛星內置的生物艙“火種一號”由火箭派公司研制,旨在為近地空間生命科學探索、航天生物醫藥研究、生物技術試驗等提供便利的微重力研究服務和商業化解決方案。
失重飛機飛行、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都能創造微重力實驗條件。本次發射最大高度約250公里,空間實驗全部目標按計劃達成。
在開展衛星平臺技術驗證與生物載荷實驗的同時,本次飛行中,部署在火箭箭體內外的高清攝像機全程記錄火箭飛行狀態,將為公眾提供直觀、獨特的航天科普教育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