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代小佩
12月11日,《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療現狀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白皮書”前期調研覆蓋國內450家醫院1000位血液科臨床醫生的大樣本數據,圍繞不同層級醫院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以下簡稱“慢淋”)臨床診治中的困難與差異展開深入調查,通過全面的摸排與調研,深度分析并總結我國慢淋的診療現狀與主要挑戰。
盡管近年來我國臨床醫務工作者對慢淋的認識程度以及診斷水平已有提高,但在疾病認知和規范化診療方面仍存在差距。“白皮書”調研結果顯示,現階段臨床上尚不能完全掌握慢淋治療指證,亟待進一步加強醫生群體的疾病認知。
對此,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工作組組長、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浦口慢淋中心主任李建勇教授表示:“此次白皮書調研數據廣泛,幫助中國慢淋工作組(cwCLL)充分了解各地區、各級醫院在慢淋疾病診斷方面存在的差距和具體問題,為未來的規范化教育提供依據,讓醫生繼續教育有的放矢。”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邱錄貴教授強調:“長期以來,慢淋工作組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對預后評判指標的診斷技術進行規范化和標準化。此次白皮書調研覆蓋了1000名臨床醫生,能夠從真實世界數據的角度支持慢淋規范化診療流程的樹立及完善。未來,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白皮書,培養醫生對慢淋患者伴隨疾病和高危篩查的關注,指導規范使用藥物,加強不良事件管理。”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淋巴瘤學組組長,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徐衛教授指出:“如何更好的應用現有創新藥物讓更多患者獲益,也是我們的工作重點。”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進一步提升專業醫生及社會各界對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診治挑戰的關注與重視,共同助力打造更健全的疾病診療標準和標準化慢病管理機制,幫助廣大臨床醫生實現規范化的診療和疾病管理,提升我國慢淋診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