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聚焦
實驗性mRNA艾滋病疫苗前景看好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學家表示,一種基于mRNA的實驗性HIV疫苗在小鼠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顯示出希望。該項研究表明,這種新型疫苗是安全的,并能引發針對HIV樣病毒的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與未接種疫苗的動物相比,接受初免疫苗后多次加強接種的恒河猴,感染猴/人免疫缺陷嵌合病毒(SHIV)的風險降低了79%。論文合著者、NIAID所長安東尼·福奇表示,這一研究結果代表了一種有前途的方法.
科“星”閃耀
西地那非成治療阿爾茨海默病“高分選手”
科學家構建模塊并繪制成一個包含了35萬種人類蛋白互相作用的大型網絡,計算了千種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藥物的網絡接近度分數,進而發現處方藥西地那非——治療肺動脈高壓和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與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風險顯著降低有關。研究結果顯示,西地那非老藥新用或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重要選項。
技術刷新
HIV感染抑制劑可提供長期保護
美國哈佛醫學院科學家描述了一種HIV感染抑制劑,能夠通過一次注射為恒河猴提供長期保護,避免其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HIV)。這類抗病毒藥有望改進預防手段以減少HIV傳播,但還需臨床試驗評估這類抑制劑對人類的有效性。
基礎探索
無暗物質星系或顛覆傳統星系形成理論
荷蘭科學家或許發現了一種沒有暗物質的星系。而現有星系形成理論認為,暗物質是星系形成的關鍵。最新研究如獲得證實,將顛覆目前有關星系形成的基本理論。
“年輕血液”中促肌肉再生的介質確定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肌肉逐漸萎縮、變弱,受傷后的愈合能力也越來越差。在一項新研究中,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確定了使小鼠肌肉年輕化的一種重要介質,這是理解肌肉再生能力為何會減弱的重要進展,有望促進人體的肌肉再生療法。
奇觀軼聞
巖石孔隙氣泡或是早期地球生命搖籃
德國科研人員在生命起源的相關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他們開發了一個模擬早期地球火山活動產生的不平衡環境,驗證了加熱的巖石孔隙內的氣泡能夠驅動凝聚層微滴的生長、融合、分裂和選擇,為早期地球上無膜凝聚層微滴的演化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場景。
(本欄目主持人 張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