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郝曉明
非連續大氣壓接口(DAPI)的微型質譜儀具有體積小、便攜等優點,在毒品、爆炸物和環境污染物現場檢測中具有應用潛力。記者12日從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李海洋團隊在非連續大氣壓接口中發現摩擦電離現象,并通過調整、優化參數,顯著提升了電離效率,發展出一種無需光、熱、輻射的新型離子源。
通常,樣品在VUV燈照射下實現離子化,隨后離子通過DAPI進入質譜中檢測得到待測物信息。近期,李海洋團隊發現,在沒有光、聲和電的條件下,DAPI的微型質譜儀上仍可觀測到較強的離子信號。進一步研究證明,非連續大氣壓接口開閉時,硅膠管內部摩擦可以引起電離。此后,該團隊通過改變硅膠管材質、內壁粗糙度、摩擦次數和頻率等參數,系統地研究了該摩擦電離現象的機理,分析了摩擦電離信號強度的影響因素,實現離子源信號強度增強近20倍。團隊還將該摩擦電離技術用于酮類水溶液流過后的硅膠管中,可以檢測到管內壁殘留的酮類化合物,展示了這種不需要光、熱、輻射的新型質譜離子源在表面檢測方面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