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焱 陳科
近日,在新一輪評比考核中,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金家村的西區沃圃生智慧農業產業園區被評為新晉市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今年,農特產品通過直供渠道銷往俄羅斯、阿聯酋。“把我們本地農產品賣到國外去,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們感慨不已。
突破傳統種植方式,是沃圃生智慧農業產業園的特色之一。走進產業園,這里的大棚與傳統大棚并無外觀上的區別,但不同的是,幼苗被栽種在椰糠草炭混合基質中,水肥一體化系統通過設備為幼苗輸送營養。據了解,與傳統的土壤種植相比,基質栽培在重金屬、農藥殘留、病蟲草害等方面具有可控性,種植的產品完全可以現摘現吃。
高科技的運用,實現了高效農業的進階。水通過凈化器進入大棚,棚內的栽培系統控制器是棚內的“最強大腦”,通過采集器上傳作物信息到兩個栽培系統,機器對不同生長階段的水量成分和肥料濃度進行自主檢測,灌溉施肥。各種傳感器及時對溫室內部的溫度、光照、土壤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進行環境監測,并將數據及時匯入溫室智能管理系統。工作人員只需將管理模式設定為自動化條件,系統就能智能判斷各項操作,實現對農業生產各環節的智能感知和精準管理。
如今,園區利用智能水肥管理軟硬件、無土栽培技術等多項技術,進行高端溫室無土栽培水肥控制與管理,實現定制型、結果導向型技術集成。負責人表示,“整體建成后,我們將形成產、銷、運、加工貫通一體的果蔬全產業鏈服務體系,實現農文旅互動良性發展,形成可供復制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模式。”
攀枝花西區的麗新園藝花卉基地作為試驗示范基地,在四川省“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的支撐下,承擔實施《智能溫室盆花產業化生產示范》項目。基地采用先進科技智能控制溫度和濕度保持在合理范圍內,為花卉生長提供良好環境。經過研究探索,該基地擁有亞熱帶干熱河谷氣候條件下的紅掌盆花培育法、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的培育方法等8項新型專利技術,已建成6.2萬平方米的高檔環控智能溫室。如今,高檔環控智能溫室內,生長著竹芋、紅掌、豹斑、斑馬等40余種120余萬盆花。
此外,農業科技不僅能降低成本,也能提高產量和效率。據悉,市農林科學院的專家團隊每周都會到農戶家中進行現場指導,從幼苗栽培、病蟲害防治、灌溉技術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持。在科技春風吹拂到田間后,40多畝菜地的施肥澆水,往年需要請10多人幫忙,現在采用肥水混合滴灌,只需打開總開關及分開關,水肥直接順著管子流到每一棵蔬菜的根部,不僅每季為農戶節省幾萬元的成本,也大大加快了灌溉的進程。
在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的同時,新型職業農民創新創業孵化園也應運而生。農易達青年創業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構建起“公司+村黨組織+農村合作社(協會、企業)+農戶”的產業發展聯動格局,公司除了通過平臺銷售區內特色農產品,還承擔著農產品種植、畜禽養殖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孵化等重任。其運營的石漠化地區特色農業高效種植技術集成示范項目,在科技局的支持下,已成為省級科技示范項目。
攀枝花西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劉利春說,鄉村振興的下一步,西區致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帶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構建起各環節銜接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有力推動農業產業提檔升級、農村經濟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
攀枝花智慧農業生態項目一角。采訪對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