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未來傳播將有可能出現三種場景。”12月12日,在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之生命科學分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通過視頻方式分享了他的看法。
在總結對比新冠疫情與1918年大流感、SARS、H7N9等不同歷史時期的傳染病后,張文宏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把人類帶入與病毒博弈的新階段,這場戰疫不能用2003年的SARS以及H7N9的經驗來應付,未來全球疫情還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新冠病毒在傳播模式等方面都不同于以往的病毒,同時根據最新研究,在自然界許多動物身上都已發現新冠病毒,這意味著病毒在自然界已經開始產生儲存庫。”張文宏指出,“這意味著戰疫已經向縱深方向發展,我們已經失去早期完全清除病毒的機會,根據人類歷史上和病毒博弈的經驗,短期內我們不具備全球徹底清除新冠病毒的條件。人類不得不面對病毒全球蔓延,可能會導致‘像流感一樣的常態流行’。”
張文宏對比了應對疫情的英國模式、新加坡模式和以色列模式。其中,新加坡采取“疫苗全程接種+動態開放”的模式,該國在9月完全開放后病例數大幅增加,便馬上對開放實施限制。“這種模式與中國的動態清零模式形成很好呼應,不走極端路線,是符合各自國家實際情況的近階段應對策略。”張文宏說。
以色列模式則是在完成兩針全程接種后實施開放政策,同時又迅速推動加強針的接種,這種做法在控制病死率和發病率方面表現很好。“因此,加強針的接種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希望。”張文宏說。
張文宏透露,我們團隊研究發現,不同形式的加強接種都能大幅提高兩針接種以后抗體水平,都有利于開放的實現。
奧密克戎未來傳播將出現哪些場景呢?“最好的狀況是病毒局部傳播,但毒力較弱,那么目前各國的緊縮政策將逐步放松;尚可接受的情況是,病毒傳播力強、毒力較強,但疫苗加強針有效,這樣就要加快推廣加強針的接種;最嚴峻的形勢可能是病毒傳播強,毒力較強,疫苗加強針也無效,這時則需要疫苗新策略,收緊防控策略。”張文宏說,“全世界科學界正在共同努力,中國具備足夠的技術力量應對新冠病毒變異,對未來我還是充滿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