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迎霞 通訊員 徐燕 徐超 張龍
12月9日15時40分,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來自銀川第二十一小學湖畔分校的57名學生,在寧夏科技館設置的分課堂與全國多名青少年共同領略神奇的太空現象。
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采取天地互動方式,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航天員們生動展示了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與地面課堂通過視頻連線實時交流,并分別對澳門、香港、汶川、廣西、北京等地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此次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寧夏科技館作為十家重點場館之一,攜手各地市科協、科技館及流動科技館共同參與,銀川二十一小湖畔分校的學生在寧夏科技館參加了直播互動。授課前,寧夏科技館輔導老師馬海波舉辦了《漫話中國空間站》專題講座,為同學們普及航天知識;授課中,與航天員同步開展相關科學實驗,感知宇宙奧秘、體驗科學探究樂趣。此外,流動科技館還在永寧中學分會場開展了“萬有引力”探究實驗、《太空尋寶》編程比拼、模擬火箭發射和航模表演等科普教育活動。
為了讓學生們近距離接觸航天員們穿的“企鵝服”,寧夏科技館特意安排3位工作人員身穿復制版的“企鵝服”來到課堂現場。“以前很少接觸航天航空知識,今天聽老師一講感覺特別神奇,也感覺到非常自豪,我們祖國的科學技術這么強大!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為祖國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智慧。”五年級六班徐嘉睿說。
當天的“天宮課堂”寧夏分課堂設置在寧夏青少年科技體驗中心,這里將于2022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今后科技館將以體驗中心為平臺,整合全區優質科普資源,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體驗、培訓、競賽、研學等公益性科技教育活動,啟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提升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培養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寧夏科技館館長張潔表示。
據悉,為把“天宮課堂”授課效果持續引向深入,寧夏科技館將依托“太空探索”展區,為公眾帶來更多更新穎的航天科普教育活動,同時開發更多優質科普課程,在青少年中弘揚中國載人航天精神,鼓勵他們熱愛科學、崇尚科學,追逐航天夢想。
(受訪者供圖)